世界不思議

新發現: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不僅讓恐龍滅絕,還帶來亞馬遜熱帶雨林


熱帶雨林是在熱帶地區種類繁多的動植物組成了龐大生態系統,那裡有著多種多樣的植物,也承載著地球上絕大多數動物和微生物的生活,而且植物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也讓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世界上最大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是如何在恐龍時代結束後出現的,一直是個謎,目前科學家發現小行星的撞擊可能在讓恐龍滅絕的同時也帶來的讓熱帶雨林出現的條件。

在小行星撞擊現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之前,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是由與現在的大量開花植物截然不同的綠色植物組成的。如果回到隕石墜落的前一天,在南美洲並沒有密集的樹冠覆蓋而是由大量的蕨類植物、和針葉樹組成,而且裡面生活著大量的恐龍,而蕨類植物正是那時的素食恐龍最主要的食物來源。所以我們今天擁有的這些熱帶森林或許只是6600萬年前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的產物。

科學家分析了在南美洲北部發現的數以萬計的花粉和植物葉片化石樣本,這些化石可以追溯到白堊紀之前。在小行星撞擊之後,也就是在古新世時期。科學家發現,植物的多樣性下降了45%,之後花了600萬年才逐漸恢復。通過昆蟲對化石葉子的蛀咬表明,昆蟲的多樣性也急劇下降。但在災難發生後,南美洲的熱帶雨林發生了變化。大部分的圓錐植物和蕨類植物都消失了,熱帶雨林被稱為被子植物的開花植物占據了主導地位。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另外,撞擊後從天空中沈降下來的火山灰可能起到了肥料的作用,形成了一種營養豐富的土壤,而這樣的營養物質讓被子植物比其他植物更有利於快速生長。在恐龍時期被子植物已經存在,但它們數量很少,但小行星撞擊後讓蕨類植物難以生存,被子植物快速崛起並發展出生物多樣性形成如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種類。

但現在,科學家認為我們正經歷著人類造成的熱帶雨林大規模滅絕,這片花了6600萬年才建成的森林有可能在一天內消失的,森林砍伐的速度是驚人的。但從這項研究中得知,要重建這些多樣化的森林卻需要很長時間。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