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科學家監測到地球每隔26秒脈動一次,難道地球是一個生命體?

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的表面,而地球的表面處於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氣圈的交匯區,無論是生物圈中植物所發生的季節性變化、動物們所進行的空間活動,還是大氣圈中由於空氣流動和水相的變化,所帶來的風吹降雨,我們都能切身地感受得到。而對於岩石圈,我們所能感覺到的只能是表層的外貌變化,至於地底下的地質活動及環境特徵,我們到目前為止還知之甚少。如果說,地球存在著“脈搏”,而且大約每26秒“跳動”一次,我想很多人都會不信,畢竟我們根本感受不到而已。

科學家對地球“脈動”情況的監測情況

早在60多年前,世界上的一些科學家就發現了地球能夠進行“脈動”的問題,並就此開展了一系列的持續研究。最早記載這一現象的是在1961年,美國科學家傑克·奧利弗利用長週期的地震儀,在世界多個地方進行地震測量,結果在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監測到了一個週期為26秒的微型地震,說它是微型地震,是由於通過特殊的儀器能夠監測到,而人類感受不到,但是這個振動的頻率又與地震不太相同,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振動頻率太有規律性了。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鑑於當時技術條件和儀器設備的限制,過處依靠紙質進行記載,不但操作複雜,而且數據處理起來還特別麻煩。傑克·奧利弗通過這種儀器,僅推測出了微型振動的可能來源區域,即位於南大西洋或者赤道大西洋附近,同時還監測到當北半球處於夏季時,這種振動的強度會略有增強。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得出其它有價值的結論了。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就在同一年,美國地質學家加里·霍爾科姆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通過一系列的監測研究,也沒有找到確切的微震源頭,不過他發現了如果經歷暴風雨天氣,這種微弱振動的強度會有所增加。隨後,該科學家也一直沒有放棄對這種現象的研究,陸陸續續進行了一些深入的監測分析,不過也沒有得出這種微震的具體成因。堅持了20年之後,在1988年,他提出了一個論斷,那就是在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地球出現的這種微震強度達到最大值,他初步將成因歸結為海洋以及大氣的流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監測精度更高、操作更方便、感應更靈敏的儀器逐漸投入到關於地球震動領域的研究,這對於幫助科學家們縮小震源範圍直至比較精確地進行定位,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到2005年時,美國科羅拉大學的格雷格·本森,在更為先進的監測設備的加持下,採用三角測量法,對微震的源頭產生區域進行了比較精確地定位,發現來源於大西洋東部、非洲西海岸的幾內亞灣。

後來,這個研究小組通過進一步地深入研究,又將微震的源頭區範圍再次進行縮小,圈定在了幾內亞灣內部的邦尼灣。
地球“脈動”是如何產生的?

看過《變形金剛》的小夥伴們,估計都宇宙大帝復活的情節,宇宙大帝的意識被“固定”在了地球的內部,它的身軀就是地球本身,由於他的甦醒,地球內部地質活動加劇,地球上的人類將面臨重大威脅。於是汽車人為了阻止宇宙大帝的復活,開展了一系列艱苦卓絕的鬥爭。那麼,科學家們監測到的地球這種微震現象,非常類似生物體的“脈搏跳動”,於是有人將這種現象的發生,作為地球是一個巨大生命體的證據,引來了許多支持的聲音。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這種震動的呢?

截至目前,對於地球“脈動”的原因,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是海浪拍擊說。地球的能量來源,都可以直接或者間接歸結於太陽輻射的能量,而由於地球表面的特徵不同、地形地貌不同、大氣層和海洋流動等的不同,造成了太陽輻射能量在地表上的分佈不均衡。在不同區域熱力差異的影響下,在地球的大氣層中產生了強度不同的風,在海洋中也形成了強度不同的海浪和洋流。對於形成的海浪來說,它週期性地拍擊海岸線會形成震動波,然後再向四方傳遞,我們所監測到的信號,就是這種震動波傳遞的結果。之所以圈定的震源位於幾內亞灣,是因為這裡是海浪拍擊海岸線強度最大、規律性最強的區域。

二是海浪拍擊升級說。這種觀點是以第一種觀點為基礎,並對之進行了“升級”,該觀點認為,海浪拍擊海岸線並不會直接造成微震的產生,而是深層海水在流動時,拍擊到大陸架的底部。由於海水在流動時攜帶有大量的能量,在衝擊大陸路架底部時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在一定上使海底大陸架發生了微弱的形變,形成了類似地震的脈衝波,通過岩層向四外傳遞。

三是火山運動形成說。我國和日本的一些科學家認為,造成地球“脈動”的原因,並非是由海水沖擊形成,而是由火山造成。因為火山基部岩漿活動和其它地質運動過程中,能夠有幾率引發地震或者微震,而在地球“脈動”震源的邦尼灣不遠處的聖多美島上,就有一座火山。同時,日本科學家監測到日本的幾座火山附近,即使在“休眠期”也出現了微震的現象。

以上三種說法都是基於監測結果的推測,至今科學界也沒有對具體的成因作出明確的結論。因為這三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有無法迴避且難以回答的問題,拿海浪衝擊來說,世界上那麼多自然港灣,海浪的流動頻率和強度並不比幾內亞灣小,為什麼監測不到海浪衝擊的震動呢?而對於火山運動的觀點,世界上也有很多靠近大陸架的火山,也沒有監測到這種微震,所以以上三種觀點始終都有很多質疑。在邦尼灣底部的岩層結構中,到底和地球其它地方有什麼不同,或許將是揭開這一謎題的關鍵,這可能也是下一步科學家們重點需要突破的領域。

科學探索永無止境

我們對所生活的腳下世界,目前瞭解的還只是“皮毛”,而深入瞭解地球內部的特點,在現有科技條件下又是異常困難的。我們目前只能通過地震波的方式,來間接瞭解地球內部的結構以及地質運動特點。

另外,鑽探地層的方法,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直接的方法,但是這只是一個非常初級和效率太低的方式,前蘇聯花了幾十年才鑽進12000多米的深度,就再以進行不下去了,就是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別看達到了12000多米,對於地球來說,連撓癢癢的資格還都談不上。
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是推動人類提高認知、提升科技水平的源動力。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地球像一個生物那樣擁有脈搏的確不符合自然規律,而如果從人的心理來看,我們將其視為生物又何妨呢,我們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心境,不正是基於人類對地球的敬畏之心嗎?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