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一場持續330年左右的全球變冷事件,間接導致了明王朝的覆滅

地球的氣候環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經常發生波動,有時候地球溫度會非常低,低到幾乎全球都被冰雪覆蓋,比如:剛剛結束的第四紀大冰期;有時候地球溫度又非常高,就連極地地區都沒有永久冰川,比如:在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中,就連北極地區都呈現溫帶森林景觀。
雖然現如今的我們生活在間冰期之中,但間冰期內也有小冰期和溫暖期,有史以來,我國一共經歷了6次小冰期,其中影響最大的一次要數發生在1560-1890年的明清小冰期。

明清小冰期的影響

明清小冰期的鼎盛時期是在1560年到1890年,在這段時間裡,全球溫度下降。根據當時的廣東通志記載,在萬曆年間冬天,廣東地區居然下起了鵝毛大雪。
天氣變冷可能不會導致明朝覆滅,但是天氣變冷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加劇了明王朝的衰落。我們知道,農業在過去完全依賴“靠天吃飯”,降雨、溫度、昆蟲等因素都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再加上當時沒有農藥化肥,農民的生產效率較低,導致農作物畝產量較低,因此農民生產的糧食很多時候只夠自家餬口,無法囤積大量的糧食為災年做準備。而這也導致了農民面對意外風險時,對風險的抵抗力弱。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其次,古代時科學技術並不發達,無法有效地預估災難,以及提前防災抗災,每當災難發生時,都會給當地帶來嚴重的打擊。
明清小冰期時,持續的低溫使得糧食生長受阻,以至於許多地方的農作物面臨減產、甚至絕收。再者,持續的低溫使得水蒸發速度變慢,而這又導致全球洋流失衡,使得原本有雨的地方變得少雨或者無雨,而又有一些地方卻發生洪澇災害,旱災和澇災的發生也使得農民收成慘淡。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在現如今,如果發生旱災時我們可以通過開閘放水,將水庫中的水流入到下游中,滿足下游抽水灌溉的需要。在洪澇季節,我們可以用水庫蓄水,削減洪峰,讓洪水不至於快速流向下游,從而保護下遊人民安全。而在當時,人類的力量很難去對抗大自然,因此更容易遭受天災。
在明清小冰期時,持續的低溫席捲了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甚至就連熱帶地區廣東以及海南等地,在冬季時也會下雪。而這裡的植物大多是不耐寒植物,其中也包括農作物。在這場小冰期內,當地的農作物大量死亡,影響了農作物收成。這也使得許多農民破產,成為災民、難民。而難民如果得不到救濟,將可能會成為流民,擾亂治安,破壞社會秩序,引發社會動盪。

當然,受到影響的不僅僅只有明王朝,北方的遊牧民族受災也非常嚴重,為了生存,他們只能南下攻打明王朝,使得明王朝面臨的不僅僅是內憂,還有外患。
更何況明王朝本身也存在著許多問題,而皇帝和他的官員無力扭轉局勢,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明王朝覆滅了。

明清小冰期對世界的影響

全球變冷影響的並不僅僅是明王朝,歐洲多地也遭受明清小冰期的影響。據研究,在1739年時,英格蘭穀物價格比過去31年平均價格高出23.6%。
糧食價格的上漲,使得大量人口因無力購買食物而陷入飢餓,據統計在17世紀時,法國發生了11次規模較大的饑荒,芬蘭人口減少了1/3。
除此之外,寒冷還使得瘟疫橫行。這裡多說一句,並不是寒冷導致瘟疫的流行,而是當大量生物死亡後,生物遺骸會滋生許多微生物,其中有許多是致病菌,這些致病菌或通過直接接觸,或通過食物或者水源傳播,引發大規模流行病。
在現在一旦發生地震導致大規模人口死亡,當地就會啟動消殺程序,目的就是防止大災之後的疫情。

然而在過去,微生物還沒有被發現,人們缺乏有效的防疫手段,以至於微生物導致的流行病大量傳播,使得人口數量減少。
從此次的小冰期我們可以發現,地球氣溫的降低對人類而言並不是好事,當然全球變暖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好事,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恰當的溫度。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