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台灣

守「鱟」生態 金門再放流三棘鱟苗30萬尾

有「灘地上的活化石」之稱的鱟為金門特有海洋最大型底棲性甲殼類動物,也是地區發展生態旅遊的主角之一。(李金生攝)有「灘地上的活化石」之稱的鱟為金門特有海洋最大型底棲性甲殼類動物,也是地區發展生態旅遊的主角之一。(李金生攝)育成1至2齡的三棘鱟苗。(金門縣水試所提供)育成1至2齡的三棘鱟苗。(金門縣水試所提供)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連日來在周邊海域再放流30萬尾三棘鱟苗。(金門縣水試所提供)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連日來在周邊海域再放流30萬尾三棘鱟苗。(金門縣水試所提供)縣府期待這種有「灘地上活化石」之稱的海洋生物,在金門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金門縣水試所提供)縣府期待這種有「灘地上活化石」之稱的海洋生物,在金門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金門縣水試所提供)金門西、北海域潮間帶的泥灘地質,是稚鱟的優良生長繁殖場所。 (金門縣水試所提供)金門西、北海域潮間帶的泥灘地質,是稚鱟的優良生長繁殖場所。 (金門縣水試所提供)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連日來在周邊海域再放流30萬尾三棘鱟苗,期待這種在4億多年前古生代泥盆紀出現,2億年前演化為現今形態,有「灘地上活化石」之稱的海洋生物,在金門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縣水試所是在8/12至18日在烏沙頭、南山、北山、洋山、瓊林、雄獅堡、建功嶼、西園和烈嶼上林及貓公石海岸等主要稚鱟棲息的潮間帶,放流育成1至2齡的三棘鱟苗30萬尾,用以彌補自然生產力的不足,希望為大海帶來盎然生機。

水試所說明,鱟曾廣泛分布於台灣西部海岸,但在棲地環境變遷下,台灣本島已幾乎絕跡,僅金門與澎湖還有野外發現紀錄和族群分布。尤其是金門位處九龍江口,河海交界水域營養鹽豐富,成為許多海洋生物的優良孵育場所,西、北海域潮間帶的泥灘地質,更是鱟在金門的優良生長繁殖場所。

鱟為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在4億多年前古生代泥盆紀出現,2億年前演化為現今形態,有「灘地上活化石」之稱,由於外型像鋼盔,且雌雄成對接岸出現,也被叫做「鋼盔魚」、「鴛鴦魚」與「夫妻魚」。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該所強調,鱟為地區特有海洋最大型底棲性甲殼類動物,也是地區發展生態旅遊主角之一,更是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水試所在稚鱟繁殖、成鱟保育、海洋環境教育持續努力,並進行潮間帶稚鱟分布與族群量調查,長期追蹤監測掌握族群動態,期待大家一起守護,讓金門生態永續發展。

(本文由 中國時報 提供)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