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劉備死前親點奇兵!他非五虎將 卻為關羽復仇、為孔明平亂


王平以忠誠與謀略翻轉命運,在諸葛亮身後平定魏延之亂,成為蜀漢後期撐起大局的重要猛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三國英雄無數,有人靠血統與戰功名揚天下,也有人憑忠義與智謀悄然崛起。他不是五虎上將,卻能屢立戰功;不是劉備一手提拔的將領,卻在劉備臨終前被破格重用。根據《搜狐網》報導,這位曾出身敵營、最初只是個無名小卒的王平,在亂世中以忠誠與謀略翻轉命運,不僅為關羽報仇雪恨,更在諸葛亮身後平定魏延之亂,成為蜀漢後期真正撐起大局的重要猛將。

▌出身微末,卻獲劉備青睞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蜀漢陣營更是人才濟濟,除了五虎上將與諸葛亮這樣家喻戶曉的名字外,還有一些不太為人所熟知的將領,在戰火紛飛中同樣展現出驚人實力。王平就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他不僅在劉備臨終前得到重用,還在關羽殉國後扛起復仇大任,更在諸葛亮病逝後為其出氣,斬斷內部叛亂,立下赫赫戰功。

王平早年原為魏軍小校尉,並非出身名門,也不是劉備的直屬部將。漢中之戰時,他被劉備軍俘虜,當時身份地位極其卑微,劉備親自前去勸降,王平起初多次拒絕,但劉備並未強逼,反而給予時間與選擇。王平深知不論是拒降或歸順,未來的命運都充滿未知,最終在審慎思量下選擇歸順蜀漢,也正是這個決定,開啟了他一生的轉機。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轉戰蜀國,展現軍略與忠誠
投降後,王平憑藉熟悉漢中地理的優勢,為劉備軍提供大量關鍵情報,使得蜀軍在漢中作戰更為順利。他的見識與謀略讓劉備深感驚艷,親自任命他為「門牙將」,這是劉備對其能力與忠誠的肯定。從一名魏軍小卒,到被蜀漢重用的將領,王平始終銘記知遇之恩,立志報效蜀國。

諸葛亮北伐期間,王平與馬謖共同負責街亭要地的防守。馬謖雖才華橫溢,但紙上談兵、不聽勸諫,執意放棄山下要道、轉守高地,最終導致蜀軍慘敗。王平早已預見危機,曾苦諫馬謖無果,只得臨危自救,巧施疑兵之計,使魏軍誤判蜀軍尚有援軍,不敢追擊。最終保住主力部隊免於潰敗,成為當時北伐唯一的挽救之力。諸葛亮對此深感欣慰,開始重新審視王平的軍事才能。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替關羽報仇,守住漢中重地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成為蜀漢實際掌舵者,而王平在多場戰役中屢立戰功,聲望日漸上升。魏國大將曹爽曾率十萬大軍進攻漢中,面對如此強敵,他臨危不亂,精準布防、堅守要地,成功擊退魏軍。當勝利傳來,他跪拜劉備陵墓,激動地說「主公,我為關將軍報仇了!」這句話不僅表達了他對關羽的敬重,也實現了劉備臨終前無法完成的遺願。

然而,內部危機接踵而至,諸葛亮死後,魏延對遺命安排心生不滿,意圖另立山頭,最終選擇叛變。王平聞訊後勃然大怒,毅然前往魏延住處斥責其違法亂紀,勸其收手。但魏延陽奉陰違,最終徹底背叛。王平率軍追擊,在軍事對抗中擊敗魏延,使其潰逃。魏延最終在逃亡途中被馬岱斬殺,叛亂被徹底平息,諸葛亮遺志得以保全,蜀軍內部重新穩定。

王平雖然非蜀國本土嫡系出身,卻以實力與忠誠站穩腳跟,躋身蜀漢中後期軍事核心。他不僅與魏延地位齊平,更在諸葛亮與劉備相繼辭世後,扛起守衛蜀國的重任。他的故事雖未如五虎將般廣為流傳,卻在三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