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會打5到10次哈欠。不過,這種奇特的行為並非人類獨有,許多脊椎動物也有類似的舉動。那麼,我們為什麼會進化出打哈欠的行為呢?近日,由歐洲烏得勒支大學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通訊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大腦越大的脊椎動物打哈欠的時間越長。所以,打哈欠不一定是無聊的標誌,反而是衡量大腦容量的指標。
此前,本次研究的領導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理工學院Andrew Gallup曾證實,打哈欠可以使大腦降溫。Gallup說:"打哈欠時,我們會在吸入冷空氣的同時拉伸口腔周圍的肌肉,增加流向大腦的低溫血液,使大腦降溫。"許多現象都能為這一觀點提供支持性證據,例如:打哈欠後大腦的溫度會迅速下降;環境溫度也決定了哈欠頻率;此外,當人們把冰袋放在頭上或脖子上或使用其他方法給大腦降溫時,他們也很少打哈欠。
這項新研究再次印證了上述觀點,即打哈欠的主要目的是為大腦降溫。畢竟,大腦容量越大(或越活躍),它需要的冷卻時間就越長。"在這項新研究中,我們想看看這個理論是否普適,尤其是是否適用於鳥類。"研究的領導者、烏得勒支大學生物學家Jorg Massen說。
為此,研究團隊開始了一項艱巨的任務,他們收集了55種哺乳動物和46種鳥類的1250多個哈欠行為信號,並對其進行反覆觀測。隨後,該團隊將哈欠的持續時間與大腦及神經元的數據建立關聯。最終,他們發現:不同物種打哈欠的持續時間會隨著大腦中神經元的大小和數量遞增,但與物種體型無關。此外,哺乳動物打哈欠的時間似乎比鳥類更長。這可能是因為鳥類的核心溫度較高,與周圍空氣的溫差比哺乳動物大。因此,鳥類的血液冷卻速度更快,一個較短時長的哈欠就足夠了。
只有在最佳溫度下,大腦才能運轉良好。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如果大腦溫度上升過多,我們的警覺和注意力就會下降。現在看來,哺乳動物和鳥類都進化出了一種行為機制來克服上述困難,也就是打哈欠。據此,Massen指出:"我們或許應該重新認識打哈欠這一行為,它並不是一種粗魯的表現,而是人類正在竭力保持專注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