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杞人憂天」源於東周《列子.天端》中的一則故事,相傳一名杞國人每天都在擔心天會崩塌、地會陷落,經過旁人多次勸導後,才終於消除內心的害怕,後人便用「杞人憂天」來比喻缺乏根據且不必要的憂慮。不過有考古證據發現,杞國和魯國的邊境確實存在一個巨型隕石坑,經歷過天降隕石的杞國人會擔心也是正常的。
杞國是存在於商朝到戰國初年的諸侯國,並在西元前445年亡於楚國,然而杞國只是一個小國,史書上少有記載,《史記》中關於杞國的描述只有200多字,且還在文中強調:「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儘管如此,杞國仍憑藉成語「杞人憂天」的故事被後世認識。
「杞人憂天」被後世比喻毫無根據且不必要的憂慮,唐朝詩人李白還曾以此作詩《粱甫吟》:「白日不照我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杞人成為2000多年來眾人調侃的對象,然而在《史記》和《左傳》中都可以看到杞國確實經歷天災的記載,在魯莊公七年四月,魯國和杞國的交界處「隕星如雨」。
除此之外,考古學家2004年在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發現一處巨型隕石堆,根據多種史料記載、當地人的稱呼「星星山」,以及石質的辨別,確認這裡是世界罕見且最大的石鐵隕石堆,同時隕石堆所處的位置也是當時杞國的領土範圍。
另外地質學家們還曾考證,春秋時期杞國所在地發生過強烈地震、山崩和土石流等自然災害,古代科技不發達,當杞國人看到天空降下燃燒中的巨石、地面烈出巨大深溝時,會感覺到害怕、擔心天崩地裂是非常正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