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孤獨感襲擊,可能是腸道菌群失衡


關於智慧方面的科學研究發現,有智慧的人更不容易感到孤獨,現在對智慧的成因有更近一步發現,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智慧、孤獨與生物學之間的聯繫,指出智慧和孤獨感,也與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有關。

人的腸道微生物群由數兆種微生物組成,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它們都生活於消化道。研究人員早就對腸腦軸(Gut–brain axis)有了解,腸腦軸是將腸功能與大腦的情感和認知中心聯繫起來的複雜網絡。

這種雙向通訊系統受神經活動、賀爾蒙和免疫系統的調節。只要調節能力改變,就可能擾亂壓力反應和行為,影響情緒激發到決策等更高層次的認知能力。

過去的研究已發現腸道菌群與精神健康疾病,包括抑鬱症、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以及性格和心理特徵有關。性格和心理特徵是智慧的關鍵組成。研究人員表示,智慧的特徵對應於大腦的不同區域,過去研究發現更大的智慧會轉化為更大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反之會導致相反的負面後果,研究人員想知道智慧、孤獨感是否也受到腸道微生物機制影響。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研究找來 187 位年齡 28~97 歲的參與者,請他們完成自我報告,衡量孤獨感、智慧、同情心、社會支持和社會參與度的等等評估。接著研究人員使用糞便樣品分析腸道菌群。發現較低的孤獨感和較高的智慧、同情心、社會支持和參與度,以及與腸道微生物組的系統發育豐富性和多樣性有關。

但是研究人員尚不清楚將孤獨感、同情心和智慧與腸道微生物多樣性聯繫起來的機制,但是他們觀察到,減少微生物多樣性通常代表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況較差,並且與多種疾病相關,包括肥胖、炎症性腸病疾病和重度憂鬱症有關。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一種解釋是腸道菌群越多樣化,外界病原體入侵的可能性就越小,身體就愈健康,連帶會增強其他心理機制。心理機制也可以起反作用,報告指出孤獨感可能導致腸道微生物組穩定性下降,從而降低抵抗壓力的能力和恢復力,進一步導致下游生理效應,例如全身性炎症。

孤獨感與微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係在老年人中尤為明顯,顯示老年人可能特別容易受到與健康相關的孤獨感後果的影響。孤獨感可能也是腸道菌群失衡引起的。一項動物研究顯示,腸道菌群可能會影響社會行為和互動,儘管這一假說尚未在人類得到驗證。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結論還需要更徹底分析,才能更了解腸腦軸的運作機制。研究刊登在《精神病學前線》期刊(Frontiers in Psychiatry)。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