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隕石撞擊滅絕 3/4 物種,研究:兩分鐘後引發全球大海嘯


6,600 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導致恐龍與地球上大約四分之三的動植物物種滅絕,現在科學家透過電腦模擬發現,隕石撞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後,隨即在墨西哥灣引發一場巨大海嘯,海浪高達一英里,比 2004 年 12 月印度洋地震海嘯的能量大 3 萬倍,兩天後海嘯波及全世界所有海岸線。

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分析全球 100 多個地點的地質記錄,主要集中在隕石撞擊之前與之後的海洋沈積物,這個地質區域被稱為 K-T 邊界,即白堊紀結束時期銜接新生代哺乳動物時期。科學家透過電腦模型建立一個隕石撞擊後產生巨浪的電腦模擬影像,發現這場巨大海嘯的證據。

團隊模擬一顆直徑為 14 公里的隕石,撞擊地球時的速度為 43,500 公里/小時,或音速的 35 倍。模型影像顯示隕石撞擊後,許多生命體死亡,非鳥類恐龍滅絕,大約四分之三的植物和動物物種被消滅,撞擊處形成一個 100 公里寬的隕石坑,並向大氣中噴射出濃密的塵埃和煙灰雲。這場災難對生物帶來許多有害影響,例如引發熊熊大火將動物活活燒死,以及粉碎富含硫的岩石導致致命的酸雨和全球冷卻時間延長。

科學家發現,隕石撞擊後引發的海嘯強度,足以擾亂和侵蝕地球另一端的海洋盆地沈積物。科學家推估,海嘯的初始能量比 2004 年 12 月印度洋地震海嘯的能量大 3 萬倍,那次海嘯造成超過 23 萬人死亡,是現代紀錄中最大的海嘯之一。隕石撞擊一天後,海浪已經穿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大部分地區,從兩側進入印度洋,並在撞擊後 48 小時觸及全球大部分海岸線。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海嘯引發的海浪主要向東部和東北部輻射到北大西洋,向西南方向通過中美洲海道進入南太平洋,在這些盆地和一些鄰近地區,水下流速可能超過每秒 20 公分,足以侵蝕海底細粒沈積物。根據研究團隊模擬,南大西洋、北太平洋、印度洋和今天的地中海地區在很大程度上免受海嘯的最強烈影響。

科學家也在紐西蘭南北島嶼東海岸的 K-T 邊界上發現暴露的岩石沈積物,但距離尤卡坦撞擊地點超過 12,000 公里,最初被認為是當地構造活動的結果,但密西根大學科學家認為,鑑於沈積物的年齡,以及這個地點就位於隕石撞擊海嘯模擬路徑中的位置,證實也是受海嘯影響。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科學家表示,根據實際觀察結果發現在白堊紀最上層海洋沈積物中觀察到的侵蝕和裂隙的分布,與模型結果一致,因此對模型預測更有信心。研究團隊表示巨大海嘯足以淹沒陸上沿海地區,目前正在計劃進行一項後續研究,模擬當時海嘯在全球沿海地區引發洪水的程度。該研究已發表在《AGU Advances》期刊。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