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維京劍金屬純度之高 現今武器專家仍感困惑


神祕的維京劍烏爾夫貝特堅韌鋒利,在戰場上幾乎無堅不摧,它是由高純度金屬製成的,這讓考古學家感到困惑不已。因為人們認為鍛造這種金屬的技術在公元800年左右的維京時代是根本不存在的,直到工業革命時期才發明出來。

烏爾夫貝特劍(Ulfberht)在歐洲歷史上擁有非常傳奇的歷史,準確地說,這個名字代表的是一類劍,因為迄今為止歐洲已經發現了大約170把劍身刻有Ulfberht(或Vlfberht)字樣的中世紀劍,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00年至1,000年間。

NOVA電視媒體和《國家地理》雜誌聯合製作的紀錄片《維京劍的祕密》(the Secrets of the Viking Sword)於2012年首次播出,可以一窺這把神祕之劍的冶金成分。

然而令武器專家感到困惑的是這類劍的鍛造過程。在鍛造鐵的過程中,礦石的溫度必須要達到華氏3,000度(1,650攝氏度)才能液化,這樣鐵匠才能除去裡面的雜質即礦渣,同時加入一定的碳,使脆性的鐵更加堅固。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但中世紀打造鐵的技術並不成熟,不可能使鐵達到那麼高的溫度,所以當時只能採用把礦石搗碎的方法過濾廢渣,但這種方法的效果要差很多。

而烏爾夫貝特劍的傳奇之處就在於劍的金屬純度高得驚人,幾乎沒有礦渣,而且它的碳含量是同時期其它金屬的三倍。它是由一種叫做「坩堝鋼」(crucible steel)的金屬製成的。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人們認為,在工業革命時期(約於1760年代興起,持續到1830年代至1840年代)發明的坩堝爐是能將鐵加熱到那種高溫的最早工具。

目前關於烏爾夫貝特劍的古代鑄造工藝仍是一個未解之謎。而且即便是現代科技,也很難做出這種高品質的劍。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