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世界最大青銅鼎:少一個重要部分卻仍是國寶,為何被錯叫52年?

在我國古代,鼎有著悠久的歷史,鼎最早是被古人用來烹飪的器具。而烹飪的最終目的是“食”,在古人看來“食”的是人的基本生存條件,因此與“食”相關的鼎被人們十分重視。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烹飪器具出現,而鼎則被人們當成了一種禮器來像征重要的權利。
西周時期,我國還是奴隸制社會,禮法逐漸興起,而鼎被人們作為祭祀、宴饗的等重要場合的器具 ,被人們賦予了尊貴的含義,“藏禮於器”就是形容那時起鼎被賦予的新作用,不同鼎的擁有者也是區分不同身份的重要標誌。
正因如此,古籍《左傳·宣公三年》有關於“問鼎”的記載: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可見當時的王侯已經以鼎的大小作為衡量對方實力強弱的一個硬性指標了。那麼我國古代最大的鼎是什麼呢?它又有什麼樣的來歷呢?

一、世界最大青銅鼎為何少了一隻鼎耳?

1939年我國正處於一個動亂的年代,當時時局的混亂使盜墓風氣日漸盛行。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身居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的村民們當然知道自己村子邊上就是舊時殷墟這塊風水寶地,裡面不知埋著多少商朝時期的祖宗寶貝。
在1939年3月的一個晚上,村民們趁著夜黑風高,在河南省安陽市侯家莊武官村吳玉瑤家的農田裡,距離武官村大墓西南角80多米的地方,挖出了舉世震驚的後母戊大方鼎。
但是由於這口鼎實在太大太重了,村民實在無法搬動,但又不甘心無功而返,所以他們用鋸子鋸下了一隻鼎耳,當做證物證明確實發現過這只大鼎,然後又將大鼎重新掩埋。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後來,由於侵華戰爭爆發,日本人聞知此事,想花重金購買,卻沒有買到,只買到了一隻由當地村民提供的贋品。抗日戰爭結束後,1946年6月,後母戊鼎重新出土,當時被當作為蔣介石的壽禮送往南京。
然而,由於戰亂,當時被鋸下的那隻鼎耳卻一直下落不明,成為了這只中國最大青銅鼎永遠的遺憾。在這裡可能有讀者會問:“我們看到的鼎是完整的啊,並沒有少一隻鼎耳。”
其實,後來我們看得到的展覽出來的後母戊鼎鼎耳是被人們補鑄上去的,畢竟如此國寶不能以一個殘缺的形象示人,其缺失的原因也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故事,歷史的遺憾也往往讓人不願過多觸碰。
2011年3月,後母戊鼎入駐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三層,其總重875千克,高133釐米,口長78釐米,足高46釐米,壁厚6釐米,因其巨大的形狀和方形外觀,又被稱為“馬槽鼎”。是中國歷史上已探明的最大的青銅鼎,因此有著“世界最大青銅鼎”之稱。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然而,如此著名的國寶,其最初的名字卻不叫後母戊鼎,而是叫另一個名字——司母戊鼎。
二、鼎名被錯叫52年?鼎名叫法惹熱議

1959年時,新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博物館,後母戊鼎也被從南京運往北京,入駐新館。鼎名由當時的知名文人郭沫若命名,他將鼎內的“司母戊”理解為“祭祀母親的戊”,因此將鼎名定為“司母戊鼎”。出生在80、90年代的人應當在自己當年的歷史教材中見到過這個名稱。
從那時起到2011年3月,這口寶鼎的名字從未發生過變化,人們已經習慣了這個叫法,但是當2011年3月底後母戊鼎入駐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時,出現在眾人視野中的這口鼎的名字卻變成了“後母戊鼎”,還在央視上進行了報導,難道之前大家都叫錯了寶鼎的名字 ?

原來,隨著新中國的發展,有一些專家提出,後母戊鼎鼎內的“司”字與“後”字是同一個字,而古代時期“後”字,專指皇后,從鼎主自身來看更加符合鼎主母親的身份。而如果用“司母戊”三個字只能表達出對母親的祭祀之意,卻沒有直觀地表達出鼎主母親的身份。
但是,如果將“司”改成“後”字則不然,由於鼎本身就有祭祀之意,在這裡如果用“後”字顯然既能體現鼎主身份的尊貴也能體現出被祭祀人的身份,是一舉兩得,也更加貼合古人原意的稱謂,因此,雖然只有一字只差,卻從細節上反映了許多不同之處。
其實,這兩種叫法,都有其自身的道理,但是如果從優化的角度上來說,“後母戊鼎”的叫法,明顯是優於“司母戊鼎”的叫法,它所傳遞出的信息更加直觀全面。
但是,司母戊鼎的名字被一代人銘記,想要在當時一下改變過來也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熱議,畢竟一件國寶被叫了半個世紀的名字突然有一天改變了,讓人有一種一時難以接受的心理障礙。

雖然從表達上講新的稱謂更加貼合實際情況,也更加具有優勢,但有些習慣一旦形成還是難以改變的,即便國家已經對寶鼎進行了更名,但許多人看到這口鼎的時候難免還是會想起他最初的名字。
雖然,兩種叫法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熱議,但是從文化傳承和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講,國家的更名顯然更利於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所以無論名字對錯,這口鼎在人們心中的意義和價值都不會發生絲毫的改變 。
或許,後人看待之前的鼎名也會像我們看待這口鼎的新名字一樣感覺到不習慣,所以,在此方面我們真的無需糾結太多。我們只要知道通過這次更名,寶鼎未來會得到更好的流傳,它被改叫什麼似乎也無傷大雅了。
三、寶鼎鑄造之法成謎引猜想

其實,比起後母戊鼎一時的更名熱議來說,它到底是被怎麼鑄造出來的也是人們一直關注和好奇的問題。要知道,在商朝時期,生產力是極其低下的,要想鑄造這麼一口大鼎基本上是很困難的事。
所以,專家們猜想後母戊鼎的鑄造過程很可能是這樣的。在商代,冶煉青銅器的器皿是陶制坩堝,這一點是已經被證實的,而這種坩堝倒扣起來和古代將軍的頭盔很像,因此被專家們趣稱為“將軍盔”。
據科學的估算 ,每個將軍盔能熔化12.7千克青銅,而要想澆築出後母戊鼎這樣的龐然大物則需要七十多個“將軍盔”。要知道在當時鑄造一個普通的中小型銅器,只需要一個“將軍盔”就足夠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後母戊鼎的鑄造在當時來說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大工程”。
器皿的使用數量還不是最驚人的地方,寶鼎鑄造過程需要的人數和工藝才是最讓人驚嘆的。因為如果要一次性澆築好這口寶鼎至少需要幾百人同時操作,默契的配合才能完成這項工作,如此繁雜的工藝不得不讓人驚嘆古人的高超智慧和澆築水平。

後母戊鼎是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它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因此它的價值極高,而圍繞它的種種爭議和迷霧也增添了它在人們心目中地位的重要性。
結語:

後母戊鼎從被人們第一次發現到最後的更名“移居”新居,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從我國貧窮積弱到我國繁榮昌盛,它都靜靜的注視著中國的發展。或許正如古人對鼎賦予的尊貴意義一樣,後母戊鼎也像征著我國國力的強盛日甚一日,終將問鼎世界,畢竟巨鼎在手,大國的自信和輝煌還是值得國人驕傲自豪的。
在未來的歲月裡我們應當時刻銘記祖國的榮光,在中國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敢於去做國家的“鼎足”,只有這樣當我們行走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時候,才能底氣很足的說出:“我是中國人!”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