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觀故宮博物院時,經常能看到展示櫃裡有玉環、胭脂盒及玉簪等女性用品,可見古代女性對於美非常講究,大陸一名女作家孟暉對此進行研究,表示古代認為的美不只是看長相,衣著與配戴的飾品更是美的形象,古代女性甚至會利用香氣、聲音等吸引愛慕者,手段含蓄卻很高招。
大陸女作家孟暉受家庭影響,從小閱讀很多古文詩詞,因此對於文章中的人物及器物描寫,都非常感興趣,因此她從2000年開始研究古物,了解古代的首飾、工藝品、化妝品及生活風俗等,她先前在YouTube頻道「一條YIT」分享古代女性對於美的講究。
孟暉表示,古代中國文化創造出很多女性美的形象,隨各個朝代的環境與生活品質而有所變化,但由於時空背景改變,現代人對於古物並不熟悉,也不懂博物館展示櫃中女性用品存在的意義,例如明朝小說家馮夢龍《杜十娘怒沈百寶箱》裡提到的箱子,光看文字根本不懂此物的模樣,但它其實類似於明朝「剔紅蟠松壽字文具匣」,主要擺放珠寶、香料和藥材。
再者,由於當時有地位的女性非常注重化妝,因此古代文人還以此做文章,唐朝詩人溫庭筠所著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描寫古代女性起床梳妝的姿態,還有完妝後的模樣,孟暉提到,「唯有知道當時的文化風俗,才能夠了解詩詞的意思」。
不僅如此,古代女性甚至還會畫眉,戲曲作家孟稱舜在《嬌紅記》寫下,「[旦]這怨恨何時了。我把燈燼描著眉兒。[生見燈燼介]敢問這是燈煤耶,燭花也?」,而在清《閒敲棋子圖》也可發現,古人會收集燈芯燃燒後的灰燼,磨成細灰,並用油調製作成眉粉,再放入小容器即可。
古代女性對於美並非光靠外表,甚至會利用玉配、香氣、聲音或鞋印製造美的形象,雖然手法含蓄,但卻給人一種朦朧美的感覺,例如《西廂記》裡,張生和崔鶯鶯初次見面時非常倉促,崔鶯鶯很快就離開,但張生卻覺得對方還在自己身邊,對於崔鶯鶯難以忘懷,文中就提到「蘭麝香仍在,佩環聲漸遠」,可見味道對於人的誘惑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