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鯊魚守住演化密碼!百年「體型數學法則」首次在大型動物驗證


研究發現,鯊魚體表面積與體積比例符合「體積的0.64次方」,與理論值0.67(即三分之二)僅差3%;大白鯊示意圖。(法新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牠們擁有鋒利牙齒、靈敏嗅覺與多樣體型,但在比例上,鯊魚卻異常一致。根據《SciTechDaily》報導,澳洲詹姆斯庫克大學(JCU)與美國麻州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透過高精度3D掃描,首度證實生物學中流傳百年的「三分之二尺度法則」,竟可完美套用於這些體型各異的海洋掠食者。

該研究發表於《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由JCU博士候選人蓋福德(Joel Gayford)領銜。團隊針對54種鯊魚進行3D建模,分析其體表面積與體積的數學關係,發現其比例符合「體積的0.64次方」,與理論值0.67(即三分之二)僅差3%。

「三分之二尺度法則」(two-thirds scaling law)是描述生物體在增大時,表面積增長速率小於體積的幾何理論,關乎動物調節體溫、耗氧與能量交換。過去多用於細胞或模型,此次為首度在成熟脊椎動物上獲得驗證。

「這項比例不是巧合,」JCU海洋生物學教授羅默(Jodie Rummer)表示,「我們相信這反映演化早期對身體結構的共同限制;若在胚胎期偏離,會付出極高能量代價。」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團隊指出,不論鯊魚棲地在極地或熱帶,其體型比例皆相近,顯示這條法則或為演化不可違逆的「硬邊界」。從骨架到組織配置,牠們似乎無法違背這項數學規則,「偏離會讓整個發育系統付出太高成本」,蓋福德說。

此研究不僅具理論意義,也為氣候變遷研究提供關鍵參數。現代動物生理模型仰賴體表面積與體積比來模擬調溫及代謝,如今這些公式終於在鯊魚身上得到實證。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