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唐太宗招降10萬胡人 魏徵力阻未果 最終一語成讖


唐太宗招降十萬胡人,並讓他們鎮守邊疆,沒想到最終卻釀成禍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唐朝作為歷史上最輝煌的王朝之一,其國力鼎盛、文化昌盛,特別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期達到巔峰。然而在大唐初期,勢力尚未穩固之際,為了穩定邊疆,唐太宗曾招降十萬多名胡人,意圖藉此加強國防。不過諫議大夫魏徵在朝堂上卻疾呼,此舉恐成未來禍患,但唐太宗不聽,沒想到多年後果然一語成讖,為大唐盛世蒙上陰影。

根據《搜狐網》報導,唐朝初建時,雖然天下逐漸穩定,但國力尚未完全恢復,唐高祖李淵當時被迫向強大的突厥稱臣,以保全江山。等到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憑藉穩固的內政與強大的軍力,終於轉守為攻,對突厥展開反擊,招降了逾十萬胡人。

這些胡人大多是突厥人,經過戰敗後歸降,李世民計劃將他們安置於邊疆,利用他們守護疆土。由於李唐皇室中本就有部分胡人血統,加上其母獨孤氏出自鮮卑貴族,唐太宗對胡人態度較為寬容,認為這些胡人可教化。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然而朝堂上並非人人贊同此舉,諫議大夫魏徵最為反對,他以西漢初期的歷史為例,告誡太宗此舉恐招來後患,只因胡人心性難測,若日後失控,必成大禍。李世民則相信大唐有能力控制並同化他們,於是下令招降。

隨著時間推移,魏徵的預言果然應驗,當年隨突利可汗歸降的阿史那結社率,不但沒有感激唐朝的寬容,反而暗中策動反叛。貞觀13年(西元639年),阿史那結社率趁李世民出巡途中發動突襲,試圖扶立突厥新君,卻被唐軍迅速鎮壓,阿史那結社率被斬首,叛亂被徹底平定。儘管如此,李世民仍保持寬大,將此視為個別事件,對整個胡人族群仍抱以寬容態度。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然而,後來的帝王們不像李世民那樣寬容,對突厥族群愈發警惕,雙方的關係疏遠、矛盾也逐漸累積。最終,唐玄宗天寶14年(西元755年),安祿山以胡人身份起兵反叛,領兵數十萬,揭開震驚中原的安史之亂,這場叛亂幾乎摧毀了大唐盛世,將偉大帝國推向衰敗。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