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子儀立下赫赫戰功,唐代宗李適要重賞他,他卻「只求六位美女」以度餘生,此回應看似輕浮實則意味深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是無數名將的宿命,若不懂得適時退讓與藏鋒,往往難逃悲劇下場。《搜狐網》指出,唐代名將郭子儀卻是極少數的例外,他以卓越軍功挽救大唐,又能巧妙化解皇帝的猜忌。在一次賞賜中,他只提出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求,憑此成功全身而退,最終得以高壽善。
▌功高震主的歷史宿命
在中國歷史上,武將一旦立下赫赫戰功,便極易成為皇帝心中的忌憚。他們深受軍隊愛戴,擁有實際兵權,即使無反心,也足以讓君主心驚。從岳飛到袁崇煥,皆為忠而被忌的典型。武將的地位常在戰時高漲,和平後卻備受牽制,為求自保,不少人選擇低調行事,甚至「養寇自重」,唯有極少數人,能以智慧與手腕突破這道困局,其中最為人稱道者,當屬秦朝王翦與唐代郭子儀。
▌安史之亂崛起與決策錯誤
郭子儀原為名不見經傳的小官,直到「安史之亂」爆發,才迎來翻身契機。彼時高仙芝與封常清成功阻擋叛軍,郭子儀與李光弼則斷其糧道,若策略得以貫徹,或能速戰速決。不幸的是,年邁的唐玄宗誤判局勢,不僅撤換將領,還殺高仙芝、封常清,令哥舒翰投降,最終長安失守、皇帝倉皇西逃。大唐名將幾乎損失殆盡,唯郭子儀與李光弼堅守前線,經年苦戰,終於平定亂局,挽救唐朝於危亡之際。
▌再造乾坤卻陷兩難
安史之亂後,郭子儀地位如日中天,763年,他再度出征擊退吐蕃,戰功卓著,堪稱「再造乾坤」,然而這樣的功勳反而令皇帝左右為難,朝中無人不知其貢獻,但「難賞之功」卻成為政治雷區,若獎賞過重,皇權受威脅,若獎賞不足,又難以服眾。唐代宗李適為表誠意,親口允諾郭子儀除皇位以外,任何賞賜皆可提出。面對這極為敏感的提問,郭子儀卻只說自己年老喜好美色,希望能賞6位美女以度餘生。
▌一招化解功高風險
郭子儀的請求讓唐代宗哭笑不得,卻也大為釋懷,這不僅展現其退隱之意,也避免了任何關於兵權或封地的爭議,更顯出其無意問鼎政權。郭子儀之所以能善終,正因他深諳進退之道,以幽默化解政治敏感,維護了君臣間的平衡與信任。他此後辭官返鄉,過起悠然自得的生活,直至85歲去世,唐代宗為其舉辦隆重葬禮,給予極高榮譽,這段歷史也成為後世軍人與政治家效法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