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郃一生忠勇善戰,卻疑似死於司馬懿精心布局的「借刀殺人」陰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對熟悉三國歷史的人而言,張郃是曹操麾下赫赫有名的猛將,他不僅戰功彪炳,對曹操與其子曹丕、曹叡更是忠心耿耿,長期擔任防禦蜀漢的中堅力量。諸葛亮北伐時,張郃屢屢成功防守,甚至讓諸葛亮晚年仍悔恨未能除掉他。然而,這位忠勇之士的死,卻可能並非單純陣亡,而是司馬懿精心安排下的一場「借刀殺人」。
根據《搜狐網》報導,司馬懿一向深藏野心,曹操早就察覺他並非甘於臣服之人,臨終時更不斷叮囑子孫防範此人。而張郃正是曹操用來制衡司馬懿的重要力量,不論在戰場還是朝堂,他都具備足以壓制司馬懿的實力與忠誠。
對司馬懿而言,張郃的存在是一道無法繞過的關卡,他深知只要張郃在,他便難以在軍中獨攬大權。於是在一次與蜀軍交戰的關鍵時刻,司馬懿下令張郃深入追擊撤退中的諸葛亮軍隊,儘管地勢險惡、極為危險。張郃雖有疑慮,但身為軍人只能服從命令,結果在祁山中箭身亡。
這一戰表面上是張郃為國捐軀,實際上卻成了司馬懿除掉心腹大患的最佳時機。張郃一死,魏軍的實權便迅速落入司馬懿之手,此後曹叡病逝、曹爽接位,試圖削弱司馬懿權力卻未能成功。最終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徹底奪取魏國大權。
張郃的死,看似一場戰爭損失,實則是司馬懿謀權路上的轉捩點,這一場「借刀殺人」不僅清除了障礙,更為他最終取代曹魏、建立晉朝鋪平了道路,曹魏的霸業也隨著張郃的倒下,悄然走向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