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劉伯溫遺言「劉家9代後出奇才」 百年後真的應驗了


劉伯溫臨終前曾預言「劉家九代出奇才」,沒想到百年後竟然應驗。(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明朝第一謀士劉伯溫智慧過人,深受明太祖朱元璋倚重,素有「再世諸葛」之譽。然而,他一生最神祕且令人稱奇的預言,並非關乎國運,而是對劉氏家族未來的臨終囑語。劉伯溫斷言,劉家在他身後將沈寂數代,直至第九代方能出現奇才、重振家聲。未料百年之後竟然應驗,其第九代孫劉瑜憑藉卓越才識獲朝廷重用,精準預言至今仍讓世人驚歎不已。

根據《搜狐網》報導,隨著明朝政權逐漸穩固,朝中權力鬥爭暗流湧動。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與劉伯溫領銜的浙東士人之間矛盾日漸尖銳,此非單純的地緣對立,更牽涉深層的權力分配與政治博弈。朱元璋出身淮西,對同鄉多所倚重,使淮西勢力迅速坐大;而浙東文臣則仰賴才智立足朝堂,兩派形成微妙制衡。

西元1370年,劉伯溫被封為誠意伯,年俸240石,表面看似榮寵,實則與其功績不成正比。相較之下,李善長被授韓國公,年俸4000石,懸殊待遇反映出朱元璋對朝中勢力的權衡取捨,也為劉伯溫日後命運埋下伏筆。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西元1375年,劉伯溫因風寒臥病在床,病情惡化。朱元璋派遣胡惟庸攜御醫探視,但兩人素有嫌隙,劉伯溫服藥後病情急轉直下,坊間遂有胡惟庸藉機行害之說,亦有傳言認為乃朱元璋默許藉機清除異己,此事件最終成為歷史懸案。

臨終之際,劉伯溫召來兩子劉璟與劉璉,語重心長地留下預言:「我死後,劉家將沈寂數代,然九代之後,必有奇才出,光耀門楣。」此番話當時僅被視為老人臨終的寄望,沒想到竟在百年後成為奇談。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西元1531年,正值嘉靖年間,刑部郎中李瑜上奏朝廷,推舉劉伯溫九代孫劉瑜,稱其「資稟奇偉、才識過人」,建議予以重用。嘉靖皇帝深表讚賞,不僅追贈劉伯溫為太師,謚號「文成」,並封劉瑜為處州衛指揮使,賜予世襲伯爵之位。而這則跨越世代的預言,讓劉伯溫的傳奇更添神祕色彩,也引發後人對歷史巧合與宿命安排的深思與探究。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