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史上最被忽略的王朝!「大理國」300年不亡祕密曝光


12世紀大理國畫師張勝溫,奉皇帝段智興之命繪製了〈大理國梵像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圖/國立故宮博物院官網)

提到中國歷代王朝,大家總會想到漢唐宋明清等熟知朝代,但其實還有一個鮮為人知、史書少有著墨的王國,卻在歷史上延續了近四百年。《搜狐網》報導指出,「大理國」位於西南邊陲,名聲不顯,卻因金庸小說而家喻戶曉,連皇帝的名字都深入人心。

中國歷史浩瀚數千年,政權更叠頻繁,而史書如《新舊唐書》、《漢書》、《明史》等「二十四史」中,對主要朝代皆有詳實紀錄。然而,卻有一個延續近四個世紀的王朝,存在感低到讓許多人一頭霧水,那就是位於雲南地區的大理國。

談到10至14世紀的中國史,焦點大多集中於北方的宋、遼、金、西夏與蒙古等諸國激烈爭戰,西南的大理國則彷彿置身事外,罕有重大軍事行動或政變記錄,幾乎在主流史書中被「忽略」。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但有趣的是,大理國的皇帝名字卻意外地廣為人知。原因無他,正是因為金庸小說的加持。《射鵰英雄傳》中「南帝北丐」中的南帝段智興,實際上就是大理宣宗段和譽,在位長達28年。而在《天龍八部》中,更有段譽、段正淳等角色,他們在小說中的愛情與武功傳奇,也讓「大理段氏」成為許多讀者熟知的古代家族。

歷史上的大理國,脫胎自南詔國。唐朝時期,段家憑藉段儉魏的軍功逐漸受重用。至第六代段思平時,他因功被任命為通海節度使。當時南詔國已經國力衰退,段思平乘勢起兵,於937年建立大理國,定都於羊苴咩城,也就是今天的雲南大理市。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段思平建國後致力改革內政、發展農業經濟,建立起穩定的封建體制。在中原地區由唐末進入五代十國的混戰時期時,大理國反而因地處邊陲,獲得了穩定的發展空間。

大理政權由段氏家族世襲統治,國祚穩定,即使曾在1097年被權臣高升泰短暫奪權,但不久後王權又歸還段氏。段正淳於1106年復位,其子段譽於次年繼位,為大理第16代國王。段譽在位期間,重視與宋朝的外交,接受宋徽宗冊封,自廢皇帝稱號,轉而以「大理國王」之名治國,顯示出務實的政治手腕。

即便偏居西南,大理國仍在多變的時局中謹慎應對,避免捲入戰禍。然而,蒙古帝國的崛起終究成為他們無法抵擋的風暴。1244年,蒙古大軍為迂迴攻打南宋,轉而進攻大理。雖然大理軍奮勇抵抗,但仍在九河一役中慘敗。由於蒙古大汗窩闊台驟亡,入侵才一度中止。但好景不長,1253年忽必烈再度發兵,大理國王段興智最終投降,大理國宣告滅亡。

自937年建國至1253年滅亡,大理國共延續316年(若計自段氏掌權前的背景發展,國祚更接近390年),甚至超過了南宋的統治時間。這樣一個在正史中低調幾近透明的王朝,卻因小說筆下的段譽、段智興等角色,反而成為讀者心中的傳奇。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