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宇宙第一批恆星從黑暗時代出現時,它們相當巨大,可能都膨脹到太陽質量 1 萬倍。此外它們的生命極短,消失之後宇宙再也沒有適合這類巨星形成的條件。
大爆炸後幾億年內,宇宙除了幾乎完全由氫氣和氦氣組成的溫暖中性氣體外,其他什麼都沒有,更不存在恆星,這一時期被稱為黑暗時代。但隨著中性氣體堆積成密度越來越大的物質球,氣體開始坍縮觸發核融合形成恆星,由於當時還沒有能快速釋放熱量的管道,第一代恆星必須於截然不同且困難的條件下形成。
目前宇宙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為沃夫–瑞葉星 R136a1,質量為太陽 250~320 倍。不過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早期宇宙是個更加奇異的地方,充滿質量達太陽 1 萬倍的超大恆星,只不過這些恆星活不到 100 萬年,正值青壯年時期就會結束生命。
為理解第一批恆星出現的謎團,天文學家對黑暗時代進行複雜的電腦模擬,發現在第 1 顆恆星形成前,宇宙存在一個複雜的相互作用網路,中性氣體釋出熱量並開始聚集達到更高密度,產生的輻射又分解中性氣體避免分裂成許多小團塊,這導致團塊孕育的恆星變得非常大。
來來回回的相互作用促使第一個星系形成,與此同時,原星系外緣的氣體冷鋒如雨點般傾瀉而下,最冷、質量最大的鋒面穿過原星系抵達深處吸積盤並撞擊,使質量與密度迅速增加到臨界閾值,從而引起第一批恆星出現。
隨著早期宇宙巨星死於超新星爆炸,這個過程無法再重演,這種級別的怪物恆星也不會再出現在宇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