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現代還是古代,都有蛀牙的問題,不過古時候科技不發達,到底該如何處理呢?早在漢代就記載補牙的方法,有些是使用雄黃混合豬油,到了唐朝還出現汞合金補牙,宋朝時補牙技術更先進,甚至還有植牙技術,也讓現代人佩服不已。
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記載,當時古人使用榆皮、美桂等數種藥物,磨成粉後再調和豬油,補進蛀牙的縫隙內,而《本草綱目》提到,榆皮味甘性平,有利水、消腫等作用,而美桂則是常見中藥材名稱,目前認為是桂花,將花入藥治牙痛。
漢代醫學家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也記載補牙方法,「以雄黃、葶藶,上二味,末之,取臘日豬脂溶,以槐枝綿裹頭四五枚,點藥烙之。」指將雄黃和葶藶兩種藥磨成粉末,與豬油拌在一起,用槐樹枝沾藥並放火上烤,之後就能補進牙洞,不過這種方法其實有些危險,因為雄黃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會氧化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
而到了唐朝,則出現「汞合金補牙」,藥典《新修本草》就記載,唐人使用汞合金充填牙齒的內容,裡面提到補牙齒缺落,能獲得「凝硬如銀」,此技術在當時被稱為「銀膏」。直至宋朝,補牙技術更進步,陸游在詩詞《歲晚幽興》描述「染須種齒笑人癡」的現象,還補充「近聞有醫以補種墮齒為業者」,可見當時已流行植牙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