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星流(Magellanic Stream)是一道拱形塵埃雲,跨越南部天空超過100度角的範圍。一份新研究發現,它與地球的距離只有以前認為的五分之一。研究稱這意味著,這道星流將更快併入銀河系,提供養分為銀河系催生更多新星。
這條星流的來源曾經困擾了科學家五十多年。近幾年,科學家才提出了一種為更多人所接受的理論,認為它是在長達35億年的過程中,在引力的作用下,大麥哲倫星系(Large Magellanic Cloud,簡寫為LMC)和小麥哲倫星系(SMC)內的物質被逐漸抽出,在後面形成的一條長長的塵埃雲。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是繞行銀河系的兩個矮星系。但是科學家對它了解也並不多,比如至今都沒能好好觀測過這條星流內的恆星。
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的一份研究稱,這可能是因為原來天文學家觀測的方向不對。按照他們新構建的模型,這道星流的拱形應該朝地球的方向彎曲,而不是相反的方向。
由此他們計算出,這道星流最接近地球的位置距離地球只有20千秒差距(kiloparsec),相當於6.5萬光年。而大小麥哲倫星系與地球的距離差不多有55千秒~60千秒差距。
主要研究者之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天文學家安德魯·福克斯(Andrew Fox)說:「對距離認知的這一變化將影響到對這道星流很多方面的認知。這意味著我們對它的多個屬性,如質量、密度的認知都要調整。」
在過去幾十年裡,科學家很困惑這道星流裡面的恆星到底在哪裡。新的研究意味著可能以前把望遠鏡對錯了方向。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埃琳娜·唐吉亞(Elena D’Onghia)說:「這個模型告訴我們應該朝哪個方向觀測恆星。」
研究稱,這道星流與地球的距離大約只有以前所知的五分之一。這意味著這道星流內的氣體將在未來5000萬年內注入銀河系,為銀河系誕生新星提供新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