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吃澱粉怕胖?網友瘋傳「亞洲媽媽祕訣」輕鬆減熱量 專家解釋背後原因


多數人早上習慣來片吐司、午晚餐配碗白飯,澱粉幾乎佔了一日三餐的大半,雖然吃起來療癒又有飽足感,但熱量也讓人又愛又怕。示意圖/ingimage

多數人早上習慣來片吐司、午晚餐配碗白飯,澱粉幾乎佔了一日三餐的大半,雖然吃起來療癒又有飽足感,但熱量也讓人又愛又怕。最近在TikTok上,掀起一股「不用少吃也能降熱量」的新風潮,網友分享一個號稱「亞洲媽媽祕訣」的料理技巧,只要多加一道簡單步驟,即使吃白飯、麵包、馬鈴薯甚至義大利麵也不會變胖。

外媒《New York Post》報導,這個方法的核心,就是「先煮熟後冷卻,再加熱」。根據專家解釋,這樣的處理會讓澱粉在冷卻時產生名為「回凝作用(starch retrogradation)」的化學變化,使原本鬆散的澱粉分子重新結構成緊密的結晶體,也就是所謂的「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雖然這樣的變化並不會大幅減少食物總熱量,但卻能減緩人體消化速度。部分原本可被吸收的澱粉,會轉變成不易被分解的抗性澱粉,進入大腸後再被腸道菌分解,達到延緩血糖上升、增加飽足感、改善腸道環境的效果。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英國醫師卡蘭(Karan Rangarajan)是這項「凍麵包減熱量法」的推廣者之一。他在影片中表示,「如果你把一片白吐司冷凍,再解凍烘烤,麵包的升糖指數(GI)幾乎降低一半。」他指出,這是因為冷卻過程中產生更多回凝澱粉,能像膳食纖維一樣幫助腸道健康。

這個方法不僅適用於白麵包,也可以套用在白飯、義大利麵、燕麥、豆類、馬鈴薯等複合碳水食物上,但糖果或蛋糕等單純糖類食物則無效。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根據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營養師克里斯汀(Kristine Dilley)的說法,抗性澱粉的熱量大約是一般澱粉的一半,「抗性澱粉每公克約2.5大卡,而普通澱粉含有4大卡」,建議至少冷藏24小時再食用。不過她也提醒,要注意保存與加熱方式,避免食物中毒。

加拿大營養師海倫(Helen Tieu)則補充,重複加熱與冷卻的循環或冷藏時間拉長,都能進一步增加抗性澱粉的含量,「但比起這些細節,選擇全穀、發芽或酸種麵包,以及控制份量,才是更重要的健康關鍵」。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