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章魚成為了動物獵奇愛好者關注的對象。憑藉著許多特殊的身體構造,章魚甚至被稱為可能是“外星生物”的候選。當然,章魚就是實實在在的地球生物,不過,這不意味著章魚沒有特殊之處。實際上,章魚值得我們注意的特點,還有很多。
交配即死
對於章魚來說,交配就是它們一生的終點。雌章魚是有同類相食的本性的,在交配的過程中,她就可能會把自己的雄性伴侶給吃掉。雄性章魚自然也不甘心就這麼死去,由於他們是通過交接腕來實現交配的,所以可以儘量在交配過程中保持較遠的距離,並且騎在雌章魚的背上,以獲取相對安全的位置,在危險的時候能夠迅速逃脫。即便如此,很多雄章魚仍然難逃被吃的命運。
雌章魚也沒好到哪裡去。在產卵之後,雌章魚會在2-10個月的孵化期專心保護自己的卵,甚至連吃飯也顧不上。等到卵孵化後不久,這些雌章魚也仍然不會進食,最終死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世界上最毒的章魚
藍環章魚是分佈於澳大利亞海域的一種小型章魚,喜歡生活在的珊瑚礁和潮汐池中,通常臂跨不超過15釐米。別看它體型小,但是殺傷力非常驚人,幾乎是世界上最毒的動物。對於藍環章魚來說,毒死一個人簡直易如反掌,甚至有研究表明,僅僅一隻藍環章魚的所有毒素就能夠在1分鐘之內毒死26個人。
實際上,人在剛剛被藍環章魚攻擊時並不會感到疼痛,而是在1個小時後才會開始發作。因此,有時候就會有人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被它施毒。
幸運的是,藍環章魚並不好鬥,所以除非遭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否則額它們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另外,如果救治及時,那麼中毒者依然有機會被挽救回來。
最巨大的章魚
北太平洋巨型章魚(水蛸)是目前已知體型最為巨大的章魚,臂跨甚至可以達到4.3米,大概相當於2個姚明的臂展,體重則可以達到15公斤。不過,它們的卵非常小,只有飯粒那麼大。這樣可以保證它們生產的數量,據介紹,雌性北太平洋巨型章魚一次可以生產10萬顆卵。
驚人的變色能力
世界上能夠變色的不止有變色龍,章魚也可以,而且甚至能力更加優秀。它們的體內有一種色素細胞,這是它們變色的關鍵,可以讓它們在一瞬間從成千上萬種備選顏色中選出一個和周圍環境最為接近的。
在變色的過程中,章魚還需要借助它的肌肉。在章魚的細胞裡,有一個充滿了各種色素的彈性囊,科學家稱之為細胞彈性囊。當肌肉緊縮的時候,彈性囊就是伸展,就會有更多的顏色能夠展現出來。當肌肉鬆弛時,彈性囊也會收縮回到正常尺寸,這些色素就不那麼顯眼了。
無處不在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都是生長在腦部,分佈非常集中。但是章魚不同,它的大部分神經元都分佈在自己的觸手上,所以每一隻觸手都可以獨自行動、抓捕獵物、感受周圍環境。因此,如果說章魚到處都是大腦,也沒什麼不對的地方。
正是因為這個特點,所以即使章魚自己已經死亡了,它的觸手仍然還能夠存活下來,繼續在四周捕捉獵物放到嘴裡,直到大約1個小時後才會死亡。
另外,章魚屬於無脊椎動物,由於沒有骨頭的連接,所以這些無脊椎動物的身體相對更容易斷。不過,章魚並沒有這種煩惱,即使失去了一隻觸手,它也可以通過強大的再生能力重新獲得一隻,像壁虎一樣生命力頑強。
章魚的能力遠超你的想像
章魚的智商已經超過你的想像了?別急,它還有更多另一意想不到的能力。
- 章魚的體力也是非常好的,它可以搬動比自己重的物體。
- 章魚可以噴出墨水來保護自己,不過對於深海章魚來說,這個技能已經被遺忘了。
- 章魚是非社會性動物,它們不喜歡群居,而是更擅長獨來獨往。
- 章魚甚至可以利用周圍的貝殼和岩石來搭建自己的住所,在搭建的過程中,它們靈活的觸手將會起到重要作用,確保住所的安全可靠。
藍色血液
為了能夠順利地在海洋世界獲取氧氣,章魚的血液也演化得非常特殊。我們的血液中充滿了血紅蛋白, 而章魚則遍佈著而血藍蛋白。這種蛋白富含銅元素,在氧氣含量低、溫度也較低的海洋世界,血藍蛋白比血紅蛋白更有助於對氧氣的運輸。因此,如果你傷害一隻章魚,會發現它的血液是藍色的,而不是我們這種紅色的。
長在頭頂的眼睛
章魚的眼睛很大,而且長的位置非常奇怪,是位於它們的頭頂。這兩隻眼睛被封閉在一個軟骨囊中,而這個軟骨囊則生長在頭蓋骨上。
你可能覺得這是低等生物的一種缺陷,認為人類這樣的眼睛才是最棒的設計。實際上,和章魚的眼睛相比,人類的眼睛簡直弱爆了。實際上,人類的眼睛有許多缺陷,還有巨大的盲區,而章魚完全沒有盲區。同時,章魚的眼睛裡還有很多光感受器,這更加提升了它們的視力。
活吃章魚?不要命了?
章魚是一種常見的食物,不僅可以烹飪後食用,甚至還有很多人喜歡活吃章魚。尤其在韓國,這種美食被稱為San Nak Ji,非常受歡迎。據說活章魚的口感比熟的要更好一些,而且味道略甜,所以很好吃。
但是,吃活章魚也是有一定風險的。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不下5個人因為吃活的章魚而喪命。這是因為,活的章魚在掙扎過程中可能會利用自己的觸手吸住食客的喉嚨,導致窒息事件。儘管很多的餐廳都明確標註,建議徹底咀嚼後再吞嚥,但是很多人還是沒有注意到這樣的要求或者抱有僥倖的心理。雖然每年5個人的數字看起來並不多,但既然存在風險,還是建議大家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