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忠心換絕情!後漢開國大將郭威因皇帝「一句話」心寒兵變


郭威功高震主,最後落得從忠臣變叛將,被擁立稱帝在開封創立國祚極短的後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皇帝讓我把你們都處決了。」五代十國的亂世裡,這句話不只是命令,更是一聲怒吼、一場叛變的前奏。《搜狐網》歷史專欄指出,後漢大將郭威在得知皇帝劉承祐意圖誅殺自己及部下後,絕望之中說出這句話,引爆一場兵變,最終推翻後漢、建立後周。從忠臣到開國之主,郭威的崛起,是歷史權力遊戲中最震撼的逆轉之一。

▌功臣的宿命
郭威是出身貧寒的邢州人,年輕時曾在劉知遠手下當兵,憑著一身武藝和過人膽識,從小兵一路做到了大將。947年,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政權,郭威成了開國功臣之一,那時的郭威,對劉家忠心耿耿,劉知遠也對這個能征善戰的部下格外信任。

可惜劉知遠在位不到一年就病死了,皇位傳給了年僅18歲的兒子劉承祐,史稱後漢隱帝。隱帝登基時,郭威已經44歲,正值壯年,手握重兵,威望極高。年輕的皇帝與中年的大將,這樣的組合在歷史上往往都不會有好結果。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猜忌的種子
950年,平定「三鎮之亂」後的郭威回到開封,隱帝表面上對他恩寵有加,封他為樞密使,總攬軍政大權,可在私下已開始布局,準備削弱郭威的權力。950年夏天,一件事徹底激化了君臣矛盾,當時,郭威的養子郭榮(後來的後周世宗柴榮)在澶州任節度使,政績卓著,深得民心。有人在隱帝面前說「郭榮在澶州收買人心,只怕別有用心。」這話讓隱帝勃然大怒,他當即下詔,將郭榮調回開封,名為升官,實為監視。到了950年秋天,隱帝的猜忌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開始秘密召集心腹大臣,商議如何除掉郭威。

▌死神的召喚
950年冬天,開封城裡的氣氛變得異常詭異。郭威敏銳地感覺到了危險,真正讓他警覺的,是一個偶然的細節。有一天他發現自己府門口多了幾個看起來像是乞丐的人,但這些人的眼神太過犀利,走路的步伐也太過沈穩,明顯是訓練有素的探子。果然沒過幾天,一個可靠的消息傳到了郭威耳中,隱帝已經下定決心要除掉他,而且不只是他一個人,連同家人、部下一個都不準留。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郭威得到這個消息,整整一夜沒有閤眼,第二天一早,把自己最信任的幾個心腹叫到了密室,看著這些熟悉的面孔,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皇帝讓我把你們都處決了。」這句話如雷擊一般,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他們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卻換來了這樣的結果,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

郭威看著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心中做出了最後的決定「既然皇帝要我們死,那我們就不能坐以待斃。兄弟們,跟我反了吧!」這句話說出口的那一刻,郭威知道自己再也回不了頭了。從一個忠臣到一個叛臣,有時候只需要一句話的距離。

▌改天換地
事情的發展比想像中的要快,951年正月郭威率領大軍向南進發,很快就逼近了開封城。隱帝慌忙調集禁軍抵抗,但禁軍的戰鬥力遠不如郭威的精銳之師,更要命的是,連禁軍中也有不少人暗中傾向郭威。951年2月,郭威的軍隊攻破開封城,隱帝在混亂中被殺,後漢王朝就此滅亡。郭威本想立劉知遠的另一個兒子劉贇為帝,自己繼續做臣子,可是軍中將領不答應,他們擁立郭威稱帝,建立了後周王朝。

郭威的一生,從忠心耿耿的大將,到被逼造反再成為一代開國皇帝,看似風光,實則滿是悲涼。他晚年坦言最遺憾的是沒早點看清君主本質,但在權力與猜忌交織的亂世裡,即便是交出兵權,也未必能換來性命。歷史無法假設,但郭威的故事昭示一個真理,在權力的遊戲中,忠誠可能是最危險的籌碼,而帝王的猜忌,才是王朝毀滅的真正導火線。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