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年輕女性刻意節食,已對健康造成影響。 示意圖/ingimage
根據「東洋經濟Online」報導,日本年輕女性過瘦問題日益嚴重。厚生勞動省最新公布的《2023年國民健康與營養調查》指出,20至30歲女性中有高達五分之一(20.2%)屬於「過瘦」體位(BMI低於18.5),這一比例不僅高於全體女性平均值,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這樣的現象與全球趨勢背道而馳,甚至在國際研究中被視為「特例」。
根據國際研究團隊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於《刺胳針》期刊發表的調查,日本是少數在低體重成人比率上與發展中國家並列的先進國家之一。2022年全球僅有六個國家肥胖率低於5%,其中包括日本。而日本年輕女性長期處於熱量攝取不足的狀況,每日平均攝取熱量甚至已低於1946年戰後糧食短缺時期,可見其控制飲食的嚴重性。專家指出,這種極端瘦身傾向可能導致月經不調、骨質疏鬆、免疫力下降,甚至對下一代造成影響,包括低出生體重與先天疾病等風險。
年輕女性之所以普遍追求過瘦,與身體意象的扭曲認知密切相關。多項研究指出,即便體重正常,許多日本女性仍自認「太胖」,這一錯誤認知在全球屬高比例。聖隷基督教大學一項研究更顯示,體型愈瘦的女性,反而「希望更瘦」的比例愈高,導致她們不斷進行節食或陷入暴食與催吐的惡性循環。這些行為不僅損害健康,亦可能引發飲食失調等心理疾病。
為改善年輕女性對身體的錯誤期待,歐洲多國已率先立法規範相關媒體與社群內容,例如禁止過瘦模特兒登台、要求社群平台移除助長厭食症的有害資訊等。專家呼籲,日本也應正視這一問題,檢討過度推崇瘦身的社會氛圍,並從教育、媒體與法律等多方面進行改革,以守護女性健康與未來世代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