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萬物之源,然而從地球環境到人類肺部機能,地球許多與水有關的重要過程都只發生在水滴表面。數十年前,科學家預測水在過冷條件下會分離成 2 種液體,現在新證據表明,過冷水確實能從一種液體轉變成更稠密的液體,經歷「液─液相變」而不是變成固體或氣體。
1992 年,波士頓大學研究人員首次提出「過冷水」有隱藏的「液─液相變」狀態,只不過水在低溫條件傾向凍結成固態冰而不是另一種液體,因此要證明這種相變有一定挑戰性,科學界對液─液相變仍然知之甚少。
現在,伯明翰大學與羅馬第一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過電腦模擬,成功在微觀層面區分 2 種液體特徵,顯示水可從一種液體變成另一種密度更大的液體。
團隊發現,高密度液體水分子會形成拓撲複體(topologically complex),如三葉結或 Hopf 鏈環,以類似椒鹽卷餅形狀糾纏,相較之下,低密度液體水分子大多形成簡單的環。
此外,這種結是短暫現象,會隨著液體環境變化而交換糾纏,表明高壓低溫環境下的液態水性質,應與地球表面任何晃動的水完全不同。進一步了解水和其他液體在過冷條件下的拓撲行為,能幫助科學家釐清極端環境的材料狀態,如行星深處。
新論文發表於《自然物理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