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四大譯經師之一的鳩摩羅什,生於龜茲(今新疆庫車),父親為天竺人,母親耆婆為當地女子。他自幼顯露非凡智慧,半歲能言,5歲能讀詩書,對佛法特別嚮往,7歲隨母出家修行,年少便開始四處宣揚佛法,累積大量信徒,名聲遠播西域與中原;成年後,他前往中原長安傳教,期間遭遇前秦政權的拘禁與考驗,甚至傳聞曾兩度被迫婚娶,一度納10名歌女,並生下兩子。
自小就有慧根的鳩摩羅什在西域人心目中的地位十分崇高,前秦皇帝苻堅聽聞鳩摩羅什的大名,為了得到他,不惜派驍騎將軍呂光遠征龜茲國。
呂光成功佔領龜茲後,發現大名鼎鼎的鳩摩羅什竟然是美男,於是想盡辦法捉弄他,甚至逼他娶龜茲王女為妻,但鳩摩羅什堅決不從,呂光便將他灌醉並關在房中,威脅若不發生性行為就不得離開,無奈之下,鳩摩羅什只好照辦。
隨著政權更疊,鳩摩羅什被後秦文桓帝姚興帶至長安,建立寺廟傳教。雖然語言不通,他仍自學漢語,譯出了《妙法蓮華經》、《金剛經》等經典,其弟子眾多,佛法廣傳中原。
姚興認為鳩摩羅什的優秀資質應有後代傳承,甚至傳聞曾安排10名歌女給他,強迫延續香火。鳩摩羅什雖迫於形勢,生下兩名兒子,但始終心懷佛法,翻譯與弘法工作從未停止。儘管傳聞一度影響聲譽,他不爭不辯,專注於佛教事業。
鳩摩羅什於413年圓寂,享年69歲,其舍利子被供奉於寺廟中,後世尊稱他為「三藏法師」。他的一生雖充滿囚禁、迫婚與破戒的艱辛,仍以智慧與堅韌影響後世,其翻譯經典與精神力量至今仍指引佛教徒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