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古代最殘酷刑法「彈琵琶」 名字優雅卻痛徹骨髓


明朝酷刑「彈琵琶」名字優雅,卻以刀尖劃過受刑者肋骨,殘忍手段令人不寒而慄。(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古代酷刑層出不窮,而明朝的「彈琵琶」則是其中極端殘忍的例子,名字聽起來優雅,但施行過程卻令人不寒而慄:囚犯的肋骨被一刀刀劃過,痛楚如同琵琶弦上彈奏的音符,長時間在劇痛中煎熬卻難以致死。歷史記載中,受刑者多為官員,這項刑法的目的是維護皇權、震懾叛逆,但對人性而言,無疑是一種極端摧殘。

根據《搜狐網》報導,古代酷刑在歷史長河中屢見不鮮,尤其在皇權專制盛行的時代,許多刑法極端恐怖,商紂王時代有炮烙之刑,遼代出現淩遲,而明朝朱元璋更設立剝皮之刑,用以懲治貪官、震懾世人。

朱元璋性格多疑且心狠,對功臣或曾並肩作戰的兄弟,只要覺得不可靠,便會毫不猶豫地動用極端手段。1382年,他成立了錦衣衛,這支機構專司情報搜集,同時參與審訊,手段嚴酷,使朝廷上下無不畏懼。到了朱棣時期,東廠成立後權力更為集中,與錦衣衛聯手設計各種酷刑逼迫犯人如實交代,其中就包括「彈琵琶」。

「彈琵琶」的施刑過程極度恐怖:犯人的肋骨被一刀刀劃過,痛楚連綿不斷,卻又不會立即致命,每一次割傷都如同彈奏琵琶般,令受刑者長時間在劇痛中煎熬。史料記載,這項刑法甚至曾施用於女性囚犯,更令人不寒而慄。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然而,「彈琵琶」並非普遍適用於百姓,多數受刑者為官員,這顯示明朝對官員忠誠度要求極高,嚴酷刑法成為維護皇權與政治鬥爭的工具。隨著明朝衰落,這些殘酷刑罰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也反映出社會文明與人權觀念的進步。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