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司馬懿死前破格提拔一小將 13年後滅蜀 逆轉三國戰局


司馬懿臨終前提拔了一名年輕小將,殊不知此人卻在13年後成為擊潰姜維、終結蜀漢的關鍵人物。(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英雄輩出,司馬懿與諸葛亮堪稱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軍事對手,兩人鬥智鬥勇多年,是不折不扣的死敵。諸葛亮病逝後,其衣缽傳人姜維繼續承擔北伐重任,延續復興漢室的志業;而司馬懿則在臨終前慧眼識才,破格提拔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將鄧艾,這位出身後勤的糧草官,在13年後成為擊潰姜維、終結蜀漢的關鍵人物,徹底改變了三國的權力格局。

根據《搜狐網》報導,三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軍事對峙,莫過於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多年對抗,雙方皆為智謀過人的戰略家,對彼此的手段早已瞭若指掌。西元234年,諸葛亮發起最後一次北伐,與司馬懿隔營對峙,司馬懿自知正面交戰難以取勝,選擇堅守不出,企圖拖垮蜀軍補給。不料諸葛亮以屯田自給,打破其算計。然而,連年征戰使諸葛亮積勞成疾,最終病逝於五丈原,遺志則由其得意門生姜維承接。

諸葛亮過世後,司馬懿並未趁勢進攻蜀漢,而是專注於穩固內政與軍權。西元243年,他在擊敗東吳大將諸葛恪之後,注意到一名年輕糧草官的潛力,破格提拔其為南安太守,並展開長期栽培。這位小將正是後來主導滅蜀戰役的關鍵人物鄧艾。雖然司馬懿本人並未與姜維交手,但他早已為這場未來的決戰埋下重要伏筆。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西元251年,司馬懿病逝,曹魏政權隨即落入司馬氏家族之手,由其子司馬師、司馬昭先後掌握實權。此時的姜維持續北伐,企圖重振漢室,卻屢遭挫敗,國力亦日益衰退。終於在263年,司馬昭聯合大將鐘會與鄧艾發動滅蜀之戰。鄧艾冒險繞行陰平險道,成功奇襲成都,擊潰諸葛瞻父子,直逼蜀漢核心。劉禪面對兵敗如山倒的局勢,最終選擇投降,蜀漢至此滅亡。

鄧艾憑藉過人的膽識與謀略,在滅蜀戰役中一戰成名,一舉擊潰姜維多年來苦心經營的抗魏防線,徹底結束了蜀漢的命運。而這場決定性的勝利,實則早在司馬懿生前便已精心布局,若非他當年慧眼識才,破格提拔鄧艾,並為其成長與歷練創造條件,鄧艾未必能在關鍵時刻扭轉戰局。可以說,雖然司馬懿早已辭世,但他的遠見與安排,最終透過鄧艾這枚關鍵棋子發揮力量,不僅壓制了諸葛亮的繼承者姜維,也為當年未竟的鬥爭畫下勝利句點,徹底改寫了三國的歷史走向。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