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皇帝至高無上為何被稱「陛下」?原因大有玄機


古裝劇經常可見臣子稱皇帝為「陛下」,但皇上明明至高無上,為何要用「下」為尊稱。陛下一詞最早是指皇帝身邊的侍者,但隨著時代改變,陛下成為皇帝的尊稱,而且此一說法早在秦代就已出現。

陛指的就是台階,古代又稱為「踏跺」,是身分等級的象徵,建造台階每層高度與寬度有一定規格,而台階的高低取決於基座,基座有多高,階級就有多高,就算是在同一個建築群,主次建築間台階的高低也有區別。

除了台階高低有別外,樣式也不一樣,由簡至繁分別是,如意踏跺、垂帶踏跺、連三踏跺及御路踏跺,其中御路踏跺等級最高,只能用於宮殿建築或寺廟,作法就是在垂帶踏跺中間加一塊石板,上面刻有山河、雲龍紋等圖案,唯有皇家才能使用。

早期皇帝至高無上,臣子不敢直接交談,另外也要防範亂臣賊子,因此若想與皇上說話,就要透過近臣代為轉告,大臣起初喊陛下,其實是指台階下的侍者「陛下之人」,並不是皇上,但久而久之變成皇帝的尊稱,之後臣子雖能與皇帝直接交談,不過敬稱保留下來。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可見早在秦朝,陛下一詞就已用來稱呼皇帝,直到今日,陛下仍是對皇帝的尊稱,而這種表達方式叫做「因卑達尊」,指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者說話,不能直呼其名,只能稱呼對方身邊的侍者作為代稱。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