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從外太空觀察地球輪廓,都會認為地球是個完美的球體,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地球物理形狀被不同程度的力拉動,比如印度洋就有個「重力洞」。
地球重力場的大地水準面(Geoid)視為地球的物理形狀與數學形狀,這張地圖也顯示地球並非均勻球體,而是到處都被細微程度的力拉動。
科學家已知印度洋深處有個大地水準面重力低於平均值的「洞」,使該區海平面低於全球海平面平均值。是什麼原因形成這重力相對減弱的「洞」?最近印度科學研究所科學家或許找到了答案:地函熱柱(Mantle plume)。
研究人員 Debanjan Pal 與 Attreyee Ghosh 電腦模擬結果顯示,約 3 千萬年前,古老海洋的緻密殘餘物沈入非洲大陸地殼下方 1 千多公里處,攪動熾熱熔岩導致地函強烈下湧,為了抵銷下沈力道,2 千萬年前一些熾熱且密度較低的地函熱柱就在附近印度洋上升,使印度洋出現大地水準面低點,且很可能幫助地球形成現今形狀。
雖然目前沒有任何明確地震學數據表明印度洋下方有地函熱柱,不過研究人員不著急,因為印度洋大地水準面低點還會持續數百萬年,時間推移或許會有新證據曝光。
新論文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