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朝代、那朝和代它是一回事兒嗎?我們先來看朝,朝其實有兩種意思,單個帝王的在位時期可以叫一朝,比如康熙朝、雍正朝,張廷玉在康雍乾三朝都當過官,所以叫三朝。元老諸葛亮,輔佐過劉備和劉禪兩位皇帝,所以叫兩朝開濟。
朝還可以指某個家族持續統治的一段政權,比如漢朝、唐朝。這個政權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叫天下共主,就是天下人都認同,周邊小國,也過來朝拜。這裡要講一講南北朝,南朝、北朝都認為自己才是天下共主,因為南朝是漢人政權,北朝又占據中原,雙方都有這個自信,所以就南北對峙,都稱作朝。
宋朝也很特殊,宋朝周邊始終有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這個政權,受了漢人的文化,也自認為是天下共主,所以,宋朝自稱是朝,遼金也自稱是遼朝金朝,這和南北朝有點類似。
總之,朝有兩個意思,一個帝王的在位時期叫一朝,一個家族擔任天下共主的時期,也可以叫一朝。為什麼會有兩個意思呢?因為朝這個字,原意是朝拜,表示的是權力關係。如果說的是臣子朝拜皇帝,那就是康熙朝、雍正朝的朝,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說的是周邊小國來朝拜中央大國,那就是漢朝、唐朝的朝,所謂四方來朝。
說完朝再說代。代指的就是血脈傳承,也就是由一個家族來持續統治的時代。既然要用這個家族來定義一個時代,那麼這個家族也應當是天下共主。所以,朝和代大部分時候都可以互換,漢朝、唐朝也可以叫漢代、唐代,但有一個特例就是五代。
五代就是唐宋之間,中原地區先後出現的五個政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這五個一般叫五代,不叫五朝,因為他們雖然占據中原,也被周邊一些小國尊為名義上的老大。但五代,他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得位不正,時間又短,五代都是篡位建立的,時間最長的後梁也只有區區16年。
第二,是公信力有限,南方的後蜀和南唐都曾經挑釁中原,北方的遼國也經常南下侵犯,後晉的石敬瑭甚至把燕雲16州都割讓給了遼國,還做了兒皇帝,所以,五代實在不配稱作是朝。但他們又確實占據中原,於是就打個折,只能稱作是個代了。
最後來說國,先秦時期,天子和諸侯的直屬領地都稱作是國,也稱為邦。周禮著當中說,大為邦,小為國,領地大的稱作邦,小的稱作國。漢朝建立以後,開始給劉姓子弟封王,這些王的領地也叫做國。
比如漢景帝時期,諸侯國作亂,就叫吳楚七國之亂。所以,古代中國的國指的一定是地方性的政權,一個政權如果沒有占據中原,也不具備任何天下共主的特徵,那就只能稱為國。所以,三國時期,蜀漢和東吳都稱作是國,那北方的曹魏明明占據中原,也有很多少數民族過來朝拜,為什麼也稱為國呢?
這是因為,三國誰是正統,一直有爭議。有人說魏國是正統,因為占據中原,而且接受了漢獻帝的禪位,還有人說蜀漢才是正統,因為皇帝姓劉,而且志在恢復漢室,有道義優勢。
比如西晉,就認魏國是正統,因為晉是繼承了魏,魏如果不是正統,晉就更加不是了。到了東晉,有本書叫漢晉春秋,認為蜀漢才是正統,因為東晉和蜀漢類似,雖然沒有占據中原,但一心要恢復中原。正因為魏國和蜀漢的正統問題,長期有爭議,所以就各打五十大板,大家都叫國好了。於是三國這個稱呼流傳至今。
總結一下,天下共主是為朝,血脈傳承是為代,地方政權是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