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歷史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活不到300歲,似乎國運300年就像是一道坎。中華歷史五千年,各式各樣的王朝政權不知出了多少,但是一一數過來國運超過300年的王朝不超過十個,還要加上夏商周這三個奴隸制國家。其中漢朝分為東西兩漢,國運加一起超過400多年,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劉秀算是開國皇帝,東西兩漢的政權並不能連貫一起,真能勉強算一個朝代,才超過了300年。
秦朝15年,三國時代從曹丕稱帝開始算61年,晉朝也分為兩階段,加一起國運還沒有200年,隋朝國運不到40年,唐朝290年沒能邁過300年這個坎,五代十國歷史加一起73年,你想不到的是被所有人輕視的宋朝國運卻超過了300年,雖然宋朝分南北宋,但是從政權都是一脈相承,所以說宋朝是繼夏商周后唯一一個國運超過300年的國家。元朝雖然強大但是國運也只有90年,明朝277年,清朝268年。
這是由於中國古代自秦統一以來皇帝繼承制度和「家天下」導致的。並且你說的能持續300年左右的朝代都是一些政權相對穩定,國力也較強的朝代。胡虜建立的很多反動政權更是都很短暫,由於統治階級文化素養偏低下,素有「胡虜無百年之運」的說法。
為神馬就算相對穩定的朝代也幾乎200多到300年左右就會更叠,原因很簡單。自秦朝統一中國以來中國進入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帝國時代,政治經濟高度集中。這樣的政體無一例外,國家的最高決策者都是皇帝一人,並且皇帝的地位是世襲的。因此往往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開國皇帝休養生息,鼓勵耕織,輕徭薄賦,因為立國之前一定爆發過大規模戰爭以統一國家或者是推翻前朝。
之後幾任皇帝也會奮發圖強勵精圖治,所以建國前期基本上都會出現政治清明,經濟蓬勃發展,文化興盛這樣的態勢。然而再往後的皇帝由於天下穩定,國庫充盈,自小久居深宮,皇帝自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漸漸的居安卻不思危,驕奢淫逸,政策上也日漸脫離人民,不了解民眾疾苦等。再加之中國宮廷內部權利傾軋嚴重,但凡出現先帝早薨,後主年幼,又容易出現外戚專政,宦官專權等現象。所以這種王朝興衰周而復始的循環總是不斷上演。
還有也一個原因就是土地兼併的問題,土地兼併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有的王朝二世而終呢。在上述的正常的社會發展的模型上,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影響了王朝的壽命。就像現代人類的期望壽命可以到70歲,但很多人並不能活那麼久。 新王朝建立之初,往往有一些潛在的危機。在它建立後的五十年左右,或者它傳到第二代第三代時,就到了瓶頸時期,如處理不當則會導致王朝覆亡。
這類似於新生兒童的免疫系統不完善或者不發達,使得新生兒童的抵抗力不如成年人,需要特別注意。而當兒童長大後則不易得病。經過農民起義的衝擊後,土地矛盾和社會矛盾得到緩解。但此時生產力遭到了很大的破壞(耕地廢棄,農民流徙,人口下降等),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以恢復元氣。此時統治者若能採取合適的政策,比如輕徭薄賦,整飭吏治,厲行節約等,則可以恢復生產,經濟繁榮。
這樣的例子包括西漢的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清前期的康乾盛世等。這樣往往會延長王朝的國祚。但若新王朝不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反而橫徵暴斂,嚴刑酷法,四處征戰,那麼社會有限的生產力不能滿足這些需求,王朝就容易崩潰。秦和隋就是典型的例子。
貴族得到土地後,便可以吃封地的稅賦,農民要拿出一小部分勞動成果給這些貴族。但是人都有私心,都希望自己的財富能繼續增長。一開始總會有些農名因為種種原因急需錢財,比如看病。而那些封地的貴族恰好手裡有錢,農民獲得錢財的方式,只有將手裡的土地賣給貴族,然後再從貴族手裡租地種,這樣一來農民一年的收入大半都要進了貴族手裡。一段時期之後,貴族就會採用巧取豪奪的方式從農民手裡奪得地契,長此以往下去,全國的土地一大半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而農民每年幸苦勞作,只能混個不餓死的下場。
到了這個時候,一個朝代就走到頭了,只要有點風吹草動,大批農民起義便會蜂擁而起,農民都快要餓死了,還不如造反而死。一個朝代就這樣走到了命運盡頭。而這個發展的歷程,正好是200多年到300年,這才造成了大部分朝代的國運都超不過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