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宋代竟流行晚婚?士大夫家全是大齡剩女 3原因揭密


古代男女早婚是普遍現象,通常15歲以前就已經論及婚嫁,甚至不少朝代都以法律懲戒超齡未婚的男女;然而宋代卻出現異常現象,在中上層階級出現許多「大齡剩女」,明明過了適婚年齡卻尚未出嫁,這種現象主要受3個因素影響,分別為婚嫁費用暴增、「尚官」風氣與知識女性增多。

兩宋時期的社會中上層家庭,也就是達官貴人或士大夫官僚家中,經常會有超齡未婚的女性,宰相范仲淹寫給宋仁宗的《答手詔條陳十事》中,就曾描述這種社會怪象,「男不得婚,女不得嫁,喪不得葬者,比比有之。」由文中可知,當時士人男女晚婚現象並不少見,問題甚至有些嚴重。

而造成這種怪象的主要原因有3個,首先就是婚嫁費用暴增,宋代以後婚嫁費用猛增,嫁娶風俗看重錢財,其中嫁女花費通常比娶媳更高,導致人們感嘆:「傷生以送死,破產以嫁子。」連皇弟揚王趙顥,也不得不向哥哥宋神宗開口,「有女數人,婚嫁及期,私用不足。」伸手預借薪俸,當作女兒的嫁妝使用。在這種風氣之下,讓一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士大夫,無法為女兒按時籌備豐厚嫁妝,又因為顧及臉面,只能讓女兒長久地養在娘家。

其次是當時「尚官」的風氣,對於女子來說,最理想的婚姻,就是適齡出嫁,成為「士人妻」,然而現實往往事與願違,如果女子堅持非進士不嫁,或訂下過於苛刻的擇偶條件,就很容易變成「大齡剩女」。在兩宋時代,能考中進士的人數很少,再加上大多數中舉士子的年齡都已經不小,那些處於適婚年齡的中舉者就相當罕見,因而變成宋代士大夫官僚為女兒強力爭搶的目標。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再者則是士大夫家庭的知識女性越來越多,這些女子的擇婿標準也越來越看重對方的人品和才華,少部分人甚至會抱著寧缺毋濫的原則,一直堅守等待,尋找心儀理想的人生伴侶,像是北宋儒家大師程頤的女兒,就一直很想尋找心目中的完美男子出嫁,程家為此還在茫茫人海中「訪求七八年,未有可者。」最後終身「未遇賢者」,沒有結婚便離世。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