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地球已來到交叉點,是十字架還是十字路口?就看人類怎麼走了



人類究竟會不會影響地球?如果有,對地球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以前我們可能無從回答,但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有一個較為清晰的答案了。
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雜誌12月9日發表了一項研究,稱人類製造的物質總質量已達到1.1萬億噸,剛好等於地球現存的生物總量,地球已經來到了交叉點上(We find that Earth is exactly at the crossover point)。
這意味著今年將是地球歷史上第一次人造材料超過所有生命總量,很可能是不可逆轉的,人類對自然界已經產生了不可磨滅的深刻影響。

地球誕生時是一個無機世界,地表雖然遍佈湖泊海洋,但大氣中沒有氧氣,充斥著氮氣、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氫、氨等氣體。
細菌、藻類等生命在三十多億年前誕生後,通過光合作用不斷釋放氧氣,將海水中的鐵氧化,把大氣中的甲烷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大氣中氧氣的逐漸累積為生物多樣性創造了機會,並在5.4億年前形成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開始了複雜生命的演化。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大約4億多年前,淺水區的藻類上岸,逐步演化成植物,陸地上開始了大規模的光合作用,一直到今天,形成了翠擁大地,動物們在森林裡蓬勃發展的複雜有機生命系統。
而所有現存於地球,鋪滿整個地表,充滿整個海洋,維持著整個星球氣候和生態系統的有機生命,總量究竟是多少呢?科學研究的結果是,1.1萬億噸,而這,已經比12000年前農業革命開始的時候減少了一半。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而人類生產的物質呢?主要是構建公路、房屋、各種建築的瀝青、混凝土、磚頭、金屬,以及我們日常使用的木材、玻璃、紙張等各種產品,在20世紀初的時候,還僅佔全球生物量的3%。但二次大戰以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造物質的質量開始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到2020年的今天,已經達到了1.1萬億噸,相當於地球上全部生物的總量;僅僅塑料的質量,就已超過全球所有陸地動物和海洋生物的總和!

這項研究來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植物與環境科學部,研究人員通過大量的工業和生態數據,跟蹤了1900年以來地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的總量變化。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目前人類每年要製造300億噸的物質,平均算下來相當於每個人每週都要生產超過自己體重的物質量,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預計到2040年,地球上人造物質的總量將達到3萬億噸,是現今地球總生物量的3倍,這還沒考慮人類擴張帶來的生物量的更大減少。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你可以在你的腦子裡仔細想一想,大約150年前工業革命開始的時候,地球上還有約兩萬億噸活著的生命,主要是森林、灌木、草原及各種動物。而人類製造的物質,包括公路上的瀝青、磚頭、房屋及日常用品,可能還只有幾百億噸,在葳蕤蓬勃的生命系統中可能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是到了今天,地球生命的一半已經消失了,而我們製造的遍佈地球的人造物質,已經爆炸式增長到和地球生物總量一樣多了,這意味著我們用這一萬億噸的人造物質,在短短120年間,就取代了消失的一萬億噸生命。如果到2040年,我們真的要生產出3萬億噸人造物質放在這個星球上,那些劫難之後殘存的生命又放到哪裡去呢?

當然,我們可能不能就這樣簡單地置換和類比,但你看看自己身邊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盤根錯節的公路立交,人類活動真的沒有影響這個星球嗎?那這些高樓大廈、公路立交上原有的生命到哪裡去了呢?不光生命,那些承載和哺養這些生命的泥土又到哪裡去了呢?

沒有對比,就不知道傷害。《自然》雜誌的這項研究,可能揭示了自然界對我們發出的嚴正警告——雖然大自然不會說話,但所有嚴峻的後果都已在數據裡揭示出來了,就看我們是選擇假裝沒看見,還是認真重視起來,更加科學地發展。

地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兩個1.1萬億噸漸行漸近,在2020年形成一個命運迥然不同的十字路口,一個方向需要痛苦的節制,和地球生命一起走向坎坷但光明的未來,一個方向是任性地揮霍,大家一起邁向文明廢墟的黑色十字架。
人類究竟會走向哪裡?雖然情況極度不樂觀,但還是希望我們能夠做出負責任的選擇,為自己,也為這個星球。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