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的來源、多寡都與降雨量密切相關,台灣降雨時節因為受到季風風向變化影響,使各區域雨量有不同的季節特徵。每年7-9月的夏季雨量是臺灣最重要水資源,由於西南風與副熱帶高壓勢力範圍的影響,西南風由南海吹向台灣,帶來充沛的水氣,天氣大多潮濕且悶熱,常出現午後雷陣雨的現象,而台灣位處颱風通過的路徑上,夏季颱風帶來的雨量也是夏季降雨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每年夏季全台有雨,是台灣儲存水資源最主要的季節。
然而,近幾年颱風生成的數量越來越少,颱風路徑也大多繞過台灣直接向日本或中國前進。這是因為在全球暖化的情況下,太平洋高壓有變強的趨勢,中央氣象局預報員黃恩鴻表示:「中太平洋型態的反聖嬰現象導致太平洋高壓勢力強也較西伸,赤道東風帶偏強,兩因素影響,季風槽偏西側強度偏弱,加上台灣位處高壓勢力邊緣,即便季風槽中生成低壓系統,要影響台灣的機率偏低。」但是數據統計也發現強颱比例增加,輕颱數量減少,換言之,一旦有颱風,出現強颱的機率就會比以前更高,對台灣天氣影響更劇烈。
因為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使得原有的降雨型態產生變化,因此如何加強水資源管理是目前非常重要的課題。
台灣水資源的來源是降水所形成的地面水及地下水,但因為台灣地形特性山坡陡峭、河川短促,所以每年大約有 60% 的降雨會迅速流入海洋,另外有22% 會直接蒸發,再加上降雨時空分佈不均,各區域不同季節降雨水量懸殊,而且台灣人口密集度高,使得儘管台灣平均降雨量高於他國,台灣的人均雨量卻僅有世界平均的1/5。
水庫是儲存水資源最常見的設施,但由於高山陡峭、暴雨沖刷大量泥沙進入水庫,以及集水區的開發,使得台灣水庫的淤積率高,蓄水能力逐年下降。因此水利署在各大水庫建置排砂設施,並且趁著水庫水量低位時,大力展開清淤作業,目前已在曾文、南化、石門水庫等區域興建防淤隧道工程,希望未來能透過防淤隧道逐漸減少水庫的泥沙淤積量,延長水庫使用年限。
此外,為了提升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的比例,水利署持續評估開發多元水源,其中台灣本島正在推動 3 座海水淡化廠的建置,分別是由台塑集團在雲林麥寮興建,未來將供六輕使用的海淡廠,以及水利署興建的台南與新竹海淡廠。海水淡化是利用逆滲透的方式從海水當中提取純淨水,但其所產生的鹵水若處理不當,將使海水鹽分濃度增加,衝擊海洋生態,而且海水淡化的過程會消耗大量的用電以及增加碳排放量,都是不小的成本考量。不過目前台灣離島已有 21 座海水淡化廠在運作,國外也有許多相關案例可以參考,因此如何取得在用水、用電、生態之間的平衡,是相關單位需要思考的問題。
台灣受季風與地形環境影響,雖然降雨量充沛,但降雨時空分佈不均,因此不論是興建水庫、海水淡化廠,或是其他相關儲水、水資源運用設施,都十分必要,但在此前提下,務必要先考慮該設施對環境帶來的影響,不破壞環境生態,使環境永續、水資源永續。水資源有限,民眾也要節約用水,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使水資源能用在最有效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