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習以為常的稱呼,在古代其實有不一樣的意思,像是「爺」在現代有祖父的涵義,但它其實是個外來語,最早是鮮卑族人稱呼父親的詞彙,而古代對於手足的稱呼也略有不同,通常只會使用單字「哥」、「姐」等,若疊字使用「哥哥」、「姐姐」,背後的意涵可能就沒這麼簡單了。
「稱謂」其實反映著一個時代的變化、體現一個時代的文化與禮儀,有什麼樣的社會背景,就會衍生出什麼樣的稱謂體系,像是華人社會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家庭倫理關係,因此親屬之間的稱謂就變得十分嚴密且複雜,以男性為例,有叔叔、伯伯、舅舅等稱呼,但在英語系國家,一個「Uncle」就能將其概括,顯示出兩者之間的差異。
但爸爸、媽媽幾乎是全世界通用,其源自於人類的原始發音,不論種族或國家的所有初生嬰兒,首先學會的詞彙通常都會是媽媽和爸爸,華人社會也不例外,但這種稱呼只用於口語,在文書上一般會將父親寫作「大人」、「翁」、「家翁」等,「爺」字在最開始也是指父親,而不是祖父,它是魏晉時期受鮮卑語影響而來的漢語,並且一直到明代含意都很模糊,可以指父親也可以指祖父;而母親也可以叫「大人」,或者以「娘」稱呼,但「娘」字在唐代不僅母親可以用,所有的女子都可以叫作娘。
至於古代的姊姊也稱作「姐」或「姊(音同紫)」、「阿姊」以及「女兄」,妹妹則叫作「妹」、「女弟」,有時候為了方便還會將女字省略,直接稱呼為「兄」、「弟」;另外稱呼兄長的「哥」其實也來自於鮮卑語,應該從魏晉南北朝時期才出現在漢語中。
現代人經常說「哥哥」、「姐姐」等疊字稱呼,聽起來非常親近可愛,不過這幾個詞彙在唐代雖然存在,卻和現代的意思有很大差異,通常疊字使用都是在特殊場合,像是五代詞人孫光憲的《浣溪沙》,「醉後愛稱嬌姐姐,夜來留得好哥哥,不知情事久長麼」,以及白居易弟弟白行簡的《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姐姐哥哥,交相惹諾」,內容都是在描述男女交歡之事,因此絕對不能隨便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