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團隊,近期在科學期刊《Science》發表了一項植入體內的止痛裝置,可藉由阻斷神經痛覺傳導方式,讓慢性病或手術後病患不需依賴成癮性高的止痛藥物。
目前許多重症醫療中,鴉片類藥物是效果最好的止痛藥物,但由於成癮性較高,對於病患健康有長期影響,因此醫學界一直在尋找可減少藥物依賴的止痛療法。
由生物工程權威學者羅傑斯(John A. Rogers)領導的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柔軟且水溶性的新型材質,可傳導電子訊號,因此植入體內後可以讓病患用手機或其他電子裝置隨時操控。
這款材質可包覆神經,並可控制包覆力道,阻斷病患疼痛部位相關的痛覺神經傳導到大腦,達成止痛效果,對於需要進行多次手術,或是截肢後需要復健的病患,都有良好的療效,減少這類型病患使用嗎啡等鴉片類(Opioids)高成癮性止痛藥的後遺症。
由於材質可溶於水中,因此裝置在病患痊癒或不需使用後,可於體內直接溶解並排出體外,不用額外進行手術取出,對身體影響可降到最低。
羅傑斯指出,這項裝置使用微流控技術(Microfluidic),在每個微小渠道內藏有全氟戊烷(Perfluoropentane)可產生蒸發反應,與汗水蒸發可降低皮膚溫度概念一樣,透過蒸發效果,植入體內的裝置可冷卻神經,產生麻痺狀態降低傳導效率,大腦所接受到的痛感就會大幅減輕。
羅傑斯教授團隊已將這項裝置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七月份的《科學》期刊中,未來有望透過持續研究成為商用化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