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當時的人結婚非常多規矩,期間不只會有人攔花轎,不讓新娘入男方家門,通過考驗進屋後,新娘的腳還不能著地,另外還有許多象徵性的儀式。
描寫北宋宣和年間東京汴梁城社會與生活的《東京夢華錄》曾寫到,「凡娶媳婦,先起草帖子,兩家允許,然後起細帖子,序三代名諱,議親人有服親田產官職之類」,宋代時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互換草帖或定帖並行定聘之禮後,就正式確定婚約,再訂下結婚吉日。
而新郎迎親前一天,女方會派人至男方的新房中,置辦生活日用品,此舉稱為「鋪房」,到了婚禮當天,男方的迎親隊伍抵達女方家後,會以奏樂催妝的方式促請新娘上轎,新娘上轎後,女方家屬須給迎親隊伍紅包,否則隊伍會不肯起步抬轎,此稱為「起檐子」。
迎親隊伍回到男方家門口後,樂官、茶酒司等人會不讓新娘進門,此時樂官會唸《攔門詩》,「攔門禮物多為貴,豈比尋常市道交。十萬纏腰應滿足,三千五索莫輕拋。」新郎則請人代唸《答攔門詩》,「從來君子不懷金,此意追尋意轉深。諸親聊闊略,毋煩介紹久勞心。」新人才可以進屋繼續儀式。
而新娘下花轎後,負責占卜的陰陽人會手拿器具「斗」,裝著穀類、豆類、銅錢及彩果等,一邊唸咒文一邊往門撒,稱為「撒豆穀」,目的是為了避兇神,此外,新娘下花轎踏入男方家大門時,腳不能著地,只能踩在青布條、青錦褥上,之後再行拜堂儀式。
宋代婚禮的參拜儀式分為三步驟,第一是拜先靈,新郎身掛紅綠彩,新娘則是頭戴蓋頭,兩人拿著象徵恩愛的「同心結」彩綢,並緩緩向前行,此被稱為「牽巾」,二拜就是公婆,最後則是夫妻交拜就可入新房,但新人還不能休息,必須先坐在床上,禮官會拋撒同心果及刻有「長命富貴」等字樣的特製錢幣,稱為「撒帳」。
隨後新人會分別被剪下一撮頭髮,並與綢緞、髮帶等合梳為髻,再行交杯儀式,對飲並交換酒杯,在《東京夢華錄》記載,「飲訖,擲盞並花冠子於床下,盞一仰一合,俗雲大吉,則眾賀喜。」酒杯會與同心結一起放置於床下,表示吉利,新人才得以換裝,再至中堂感謝親友參加婚禮,入筵席飲酒,婚禮才算完整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