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漢朝流行BBQ 墓地出土一證據 揭古人吃串燒多講究


古人非常喜歡吃烤肉,在商周時代更是貴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食方式之一,而且在《詩經》及《楚辭》等文學作品中,還有不少有關燒烤的記載,烤肉在漢晉時期非常盛行,除了中原外,周邊地區的外族也很流行,當時的人不只吃烤羊羔,還有野兔、鹿、狗等,直到炒菜技術出現後,燒烤才逐漸沒落。

新石器時代就曾出土不少燒烤器具,在二里頭遺址中,還有不少燒焦的豬骨和牛骨,到了商周時代,燒烤更是貴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被稱作「炙」,在《詩經》就提到「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指的就是烤野兔,另外,在《楚辭》常見的則是烤魚,還有烤羊羔、鵪鶉和各種野味。

在《禮記·曲禮上》還曾記載,有關吃的幾十條規矩,其中一條為「乾肉不齒決,毋嘬炙!」,指的就是「不要狼吞虎嚥地吃烤肉」,顯示出古人愛吃燒烤的習慣,而最愛烤肉的朝代非漢朝莫屬,在《西京雜記》寫到,漢高祖劉邦「常以燒烤鹿肝生肚下酒」,而出土的各類文物中,也顯示燒烤在漢朝廣為盛行,例如西漢皇家御用的上林方爐、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釉陶燒烤爐。

不僅如此,西漢馬王堆一號墓中出土許多竹簡,裡面就記載不少烤肉原料,除了常見的牛、豬、犬、鹿及雞肉等,還有狗肋骨、狗肝等。除了文物與竹簡外,山東諸城涼台東漢墓還出土畫像石「庖廚圖」,描述古人分工細緻的燒烤過程,有的人專門宰羊切肉、分條分塊,有的則是負責串肉、搧風點火及翻動烤肉等,可見漢朝吃燒烤比前朝更講究。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到了漢晉時期還發明另外一種吃法,不是直接拿肉塊炙燒,而是將肉剁成泥狀,並加添加鹽巴、薑及椒等調味料,再揉捏成肉丸,裹上動物油,串到烤籤或鐵烤叉,被認為是北魏官員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提到的「腩炙」。不過南北朝後,燒烤不再如以往盛行,由於唐宋後炒菜技術興起,炒菜變化多樣,且沒有食材限制,因此受民眾喜愛,燒烤才逐漸沒落。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