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最早的“口罩”出現在公元前六世紀?來談談口罩的發展史

任誰也不會想到,在平日裡壓根沒多大存在感的口罩,竟然在今年以“C位出道”的方式,第一次受到了那麼多人的關注。
可你不會想到的是,早在公元前六世紀就首次出現了和口罩防護作用類似的“口罩”,但在那個時候的類口罩物可不是用在醫學防護上的。
今天就來簡單談談口罩,作為人類重要防護用品的發展歷程。
高貴的“口罩”

公元前六世紀時,波斯的拜火教的教義裡規定著世俗的氣息是混濁不潔的,因此在舉辦重大的宗教以及祭祀活動時,教士往往需要用布塊包著面部才能參加。
這也應該是人類史上最早出現的“口罩”。
不過這個時代的“口罩”,和後世的防護作用是八桿子都打不著,更多的還是一種代表著身份高低的象徵,往往只有貴族、教士才有資格使用。
而除此外,在中國元朝時也有類似的“口罩”出現過。
在元朝皇帝進餐的時候,所有需要接觸到菜餚的侍應以及大廚都需要在口鼻處蒙上一種黃金線和蠶絲織成的絲巾,這是為了避免侍應呼出來的氣息汙染到菜餚,這應該也是在中國最早出現的口罩雛形。
不過不管怎麼樣,這個時代的所謂“口罩”雖然也有著防護的作用,不過並非是用於醫學用途,更多的還是一種權貴階級的身份象徵,代表著和普通人身份差異的象徵。
鳥嘴醫生的面具

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盛行時期,許多直接和病人有過接觸的醫生,被感染上鼠疫的概率極其大,這也就導致了和鼠疫作戰的醫生不斷減少,敢前往疫區行醫的醫生,早已被判了死刑。
再這樣下去可不行啊,畢竟中世紀懂點醫學知識的人可沒有多少,而這個時候鳥嘴面具就這樣誕生了。
1619年,法國皇帝路易十三的御醫Charles de Lorme為了減少醫生感染的概率,發明了一套防傳染的醫生服裝。
這套“鳥嘴套裝”的作用其實很多:口鼻處用皮做成尖尖的鳥嘴形狀,裡面塞滿了各種香料和藥材乃至香水,當時醫生認為這能有效的阻隔帶有病毒的空氣;而眼睛處往往配有紅色的玻璃,這能避免患者的體液觸碰到眼球部分;而高大的禮帽則能避免和鼠疫患者接觸過近,長袍和披肩往往是用皮革製成,具有一定的封閉性,並且醫生往往不會用手直接接觸病人,而是用手上的長棍進行檢查。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這套裝備先不管到底對防護病毒的作用有多大,但已經算得上現代防護服雛形了。口罩被鳥嘴面具替代,除了鳥嘴下方會留有一個小小的進出氣口,鳥嘴面具再也沒有其他的缺口,而勉強算得上封閉的長袍以及披肩應該算是最簡易的防護服了。
不過由於當時的醫生也對鼠疫沒有太多的有效治療方法,他們會的往往還是放血療法,也因此鳥嘴面具也和死亡扯上了關係。哪裡出現了鳥嘴醫生,就代表著那裡已經死倒了一大片。
其實鳥嘴醫生套裝實在對鼠疫起不了多大的防護作用,醫生在對抗鼠疫的過程中依舊死亡慘重,不過當醫護人員開始有了防護意識,這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鳥嘴面具,應該是人類首次在醫學防護領域使用的“口罩”
口罩的誕生與應用

自19世紀開始,人們發現空氣中帶有大量細菌的時候,這個時候個人衛生才開始被引起重視。雖然在外科手術中使用的器械已經採用了無菌處理,醫生也開始穿戴手套、手術帽,但患者的傷口依舊容易在術後感染。
直到1895年,德國病理學家德萊奇發現空氣中的病菌會使患者傷口感染,而人的飛沫以及體液也將導致傷口進一步惡化。而在外科手術的時候,正是因為醫生的飛沫導致患者傷口更容易感染。而德萊奇建議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用紗布遮住口鼻,大大減少了患者以及醫生的感染數量。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而當這種最簡易的“口罩”被開始大規模應用在醫學上後,醫生發現這種僅僅用一層紗布裹著口鼻的防護效果依舊不佳。
1899年,一名法國醫生做出了一種由六層紗布構成的口罩,而後又改成了由環形帶子掛在耳朵上,現代口罩才正式誕生。
在能面對病毒有效防護的口罩在問世後許久,都只是用於醫生的身上。
直到西班牙流感的到來,流感從美國的一所軍營迅速傳播到了歐洲,這場流感也讓口罩開始走進了普通民眾的家中。

西班牙流感時期的口罩

在歐洲疫情擴散期間,普通人也開始在政府的要求下佩戴上了口罩,當時的電車、餐廳甚至有資格拒絕服務不佩戴口罩的客人。
口罩開始走進千家萬戶的同時,是人類對抗病毒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里程碑,也是醫學上的一個重大轉折。
普通人在面對病毒再也不是毫無辦法了,至少還可以佩戴上口罩來減少感染的可能性。
口罩在中國的應用

人類最後一次大規模鼠疫爆發在中國的東北地區,而也因此產生了一種屬於中國的口罩。
1910年,在鼠疫在東北地區肆虐的時候,伍連德醫生冒著感染的風險跑到東北和鼠疫對抗,並且成功的撲滅了這場規模巨大的鼠疫。
而在此期間,為了防止飛沫傳染導致鼠疫的規模變大,伍連德把一塊外科紗布摺疊起來,然在兩面紗布的中間放上一塊棉布,最後將兩端打孔串起來。
這也被稱為“伍氏口罩”,正因為價格低廉且容易製作,當時的中國鼠疫才能在短時間內被撲滅。

就算到了現代,仍然有部分地區在面對疫情的時候採用了這種“伍氏口罩”,伍連德醫生絕對是中國現代醫生的一個偉人,他直接推動了中國現代醫學的建立。
從公元前六世紀的紗巾發展至今,現代口罩已經有了更加嚴格的標準,如美國的KN標準以及歐洲的EN標準,但不管是哪種標準的口罩,都算得上是人類史上最重大的發明之一。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