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古代沒冷宮?紫禁城裡找不到 專家揭真實位置


看古裝劇或歷史小說時,若有嬪妃犯錯或不受寵,就會被打入冷宮,但在各個朝代的宮殿裡,其實並沒有一個名為「冷宮」的建築,不過為何會有「打入冷宮」此說法呢?其實冷宮並沒有具體位置,后妃失寵被貶所居的地方就被稱作冷宮。

冷宮一詞最早出現於元朝,元代雜劇作家馬致遠在《漢宮秋》曾寫到,「眉頭一縱,計上心來,只把美人圖點上些破綻,到京師必定發入冷宮」,日後元代戲曲中也常出現「冷宮」等說法,例如元朝《抱妝盒》,「那一個劉娘娘占盡了寢殿百年歡,這一個李美人整受了冷宮中一世苦」。

明代小說家也繼續使用「冷宮」,例如宋元時期話本《武王伐紂平話》裡,當時的文人就猜測,早在商代的紂王宮殿裡,其實就有冷宮的存在,文中形容商紂王的王后姜氏被妲己陷害後,遭貶為貴妃並打入冷宮。而戲曲中提到的冷宮,其實並未指哪一座宮殿,而是泛指失寵嬪妃居住的地方。

收藏於南京博物院的乾隆時期的請安折曾記載,「諭王成:將皇后所有一切東西,在宮、在圓明園者,俱查明封貯,俟進宮請旨。再傳旨與潘鳳等:皇后瘋了!送到宮時在翊坤宮後殿養病,不許見一人,……屋裏只許跟去的兩個女子扶侍,也不許出門。」指乾隆認為繼皇后發瘋了,因此下旨送她至翊坤宮後殿養病,而且不可以見任何人和出門,此時翊坤宮就相當於冷宮。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而除了失寵被貶入冷宮外,後宮各個建築的位置與條件不同,也顯示出各宮主人的尊寵程度差別。以明清故宮為例,後宮居所分為東、西6宮,共12座,還有早期皇后住處的坤寧宮,即為「中宮」,此為明清兩代皇后的寢宮,因此坤寧宮在早期地位最顯赫,此外,靠近故宮中軸線和皇帝居所的寢宮,地位自然也較高。

不過雍正後,皇后幾乎不住坤寧宮,后妃主要住在東宮與西宮。而後寵的后妃通常能獨享一座宮院,階級較低或不受寵的嬪妃,則會被安排住在較偏僻的宮院,在明朝時期,最早被視為冷宮的就是「東宮的景陽宮」,明萬曆皇帝因臨幸慈聖皇太后的宮女王氏,意外生下明光宗,王氏雖得到「恭妃」的徽號但並未受寵,再者她身分低微,因此萬曆皇帝覺得很丟人,還安排王氏住入景陽宮,形同打入冷宮。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s.com

不過景陽宮到清代,被改為藏書的地方,因此也不在有嬪妃居住,不僅如此,每座宮院的設施也不同,例如長春宮條件比儲秀宮佳,因此慈禧太后剛入宮時,曾居住儲秀宮後殿,生下同治皇帝當了皇太后,才住進長春宮,此外,乾隆的皇后富察氏、皇貴妃高佳氏等也曾住過長春宮,但在明代它曾一度是冷宮,明熹宗朱由校的李成妃因得罪魏忠賢而被陷害,因此幽居此處,之後還被貶為宮女。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