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就一直在說深海是一片荒蕪,沒有任何生物,只有無盡的黑暗。受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過去從來沒有人親自探索過,所以以前的人們堅信這一說法。
1818年,探索北極的約翰·羅斯爵士從1800米深的海底沈積物中找到了一些蠕蟲。上述傳說開始受到質疑。大約在1955年,一些大型抹香鯨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離太平洋近一公里的深度被海底電纜勒死。當時,海底電纜只是鬆散地鋪設在海底。據推測,抹香鯨在靠近海底尋找獵物時一定遭遇了不幸。
奇怪的是:大多數死去的抹香鯨都有條紋疤痕,而且條紋上有很多圓形的傷疤。這些奇怪的模式令人費解。後來,人們才恍然大悟,這些條狀、圓形的疤痕,正好與王魷魚的觸角和吸盤吻合。它們一定是抹香鯨與烏賊王搏鬥的傷口。抹香鯨的體重可以達到70噸以上,觸手的長度可達15米以上。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激烈鬥爭的悲慘局面。人們確信,深海中也有大量的動物。
但到目前為止,很少有幸運兒看到了深海的真面目。只有瑞士的皮卡德教授和其他兩個人曾潛入馬里亞納海溝最深的地方。
因此,詭秘的深海之於人類,仍然是一團迷霧。
漆黑的永夜
自從地球上出現海洋以來,深海一直處於黑暗、高壓和低溫的環境中,這一狀況從未改變。
與陽光照耀的大海不同,深海沒有白天、黑夜和四季,但總是寒冷而黑暗。原因是太陽輻射的電磁波很快被上層海水吸收。可見光的波長範圍是390-770納米。波長為622-770nm的紅光在海面以下不到100米處被完全吸收。然後597-622nm的橙色光、577-597nm的黃光和492-577nm的綠光逐漸消失。在300米深處,只有455-492nm藍色靛藍光和390-455nm紫光仍然存在。繼續往下走,即使水很清澈,水深不到600米,紫光也會完全消失。永遠只有黑暗。
沒有光,深海失去了太陽的熱量供應。與此同時,北冰洋和南極洲周圍的冷水也在不斷地沈入深海。雖然墨西哥灣暖流流經深海,許多海底火山和溫泉都會帶來很多溫暖,但對於佔地球表面一半左右的深海來說,熱量只是杯水車薪。因此,世界大部分深海寒冷刺骨,水溫只有0-1℃。
至於海底的壓力,水深每增加10米,壓力就增加0.96個大氣壓。馬里亞納海溝有11000米深,那裡的壓力接近1100個大氣壓,這意味著每平方釐米的壓力超過1噸。即使在3000米深處,壓力也達到了288公斤/平方釐米。換句話說,深海中的所有物體或生物體都必須能夠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
不過能攬瓷器活兒的,必有金剛鑽。深海生物之所以能來去自如,是因為它們的皮膚或體膜具有良好的滲透性,體內組織充滿水分,以平衡體內外的壓力;第二個原因是它們的肌肉和纖維組織具有彈性和彈性,可以抵消強大的壓力。巨大的壓力可以摧毀堅硬的金屬,但不能壓碎橡膠板,這是事實。
但是,如果依靠魚鰾漂浮沈入水中,如果迅速上升,就會造成組織擴張、破裂甚至死亡。如果潛水員在水中上升過快,會患潛水病甚至氮中毒,因此必須進入高壓艙緩慢減壓。然而,沒有人能夠解釋為什麼鯨魚,這種溫血哺乳動物,能夠迅速上升和自由潛水而不會死亡。
生命的搖籃
如此寒冷、高壓、黑暗的深海很可能是地球上生命的搖籃。
關於生命的起源,20世紀20年代有人提出了一個假說,認為在原始海洋中有一種由有機分子組成的“原始湯”,生命就是從這種“原始湯”中產生的。然而,這樣的有機分子是如何誕生的,生命是如何從“原始湯”中浮出來的,目前還無法解釋清楚。
後來,科學家們認識到氨基酸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氮是氨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因此,氮如何轉化為氨成為生命起源中最重要的環節。
1979年,美國科學家比肖夫博士在靠近海底的太平洋2500米深處首次發現了海底溫泉。這些位於海底深處的噴泉噴出白、黑、黃三色的熱水。噴泉熱氣騰騰,煙霧繚繞,煙囪林立。煙囪周圍住著許多奇怪的生物。溫泉附近各種礦物質非常豐富,有的溫泉水溫在400℃左右。2500米處的海水壓力為240兆帕。
1998年,美國卡內基研究所的科學家Hei normal發現,在高溫高壓下,利用金屬礦物作為催化劑,氮分子可以與氫發生反應,形成由一個氮原子和三個氫原子組成的活性氨分子。反應條件為溫度300~800℃,壓力100~400mpa,是海底溫泉的典型環境。換句話說,從氮到氨的轉變很可能發生在溶解了大量礦物質的溫泉周圍。
這一實驗為海底溫泉生命起源理論提供了有力證據,動搖甚至徹底顛覆了美國著名科普作家雷切爾·卡森在《海洋傳》中的斷言:“深海不僅是生命的誕生地,但是,現代生物很可能已經遷移到海洋中了。當生命在淺水區、海濱甚至河流和沼澤地繁衍生息時,地球上仍有兩個生命禁區:一個是大陸,另一個是深海。”
2017年,中美地質學家在河北省的硫化礦中發現了一些14.3億年前的深海微生物化石。利用電子顯微鏡,研究人員發現球形和絲狀細菌已經成為化石。這些古老的細菌極端嗜熱,在海底黑煙囪周圍的高溫高壓礦液中繁殖。這一發現進一步證明了生命起源於海底。
史前生物留守處
鑑於深海的神秘性和永恆性,許多科學家認為,各種史前生物可能潛伏在這裡。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腔棘魚的發現是最令人信服的。1938年的平安夜,南非羅德大學解剖學助理教授拉蒂邁在漁夫的籃子裡發現了一條非常奇怪的藍色魚。這種魚有1.5米長,頭部巨大,鱗片上有刺,所有的鰭都長在四肢狀的附屬物上。它屬於體腔魚目長尾魚科中唯一的一種。有人認為它是陸生四足脊椎動物的活化石,起源於魚類類脊椎動物。
腔棘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生活在3.5億年前。早在白堊紀早期它就從地球上消失了。以前只發現過它們的化石。直到1952年,拉蒂米第一次發現腔棘魚後,第二隻腔棘魚才被捕獲。1982年,科摩羅政府贈送腔棘魚標本作為珍貴禮物。
鰓鯊的發現是另一個例子。它是一個大約1-4億年前的古老物種。它的化石只在意大利上新世和小安的列斯群島的第三紀地層中被發現。我無法想像它今天還生活在深海中。鰓鯊看起來像4億年前的古鯊魚。體形與鰻魚相似,眼睛無眨眼膜,三叉神經有刺牙齒,背鰭較小,嘴圓,有6對鰓孔。它和現代鯊魚大不相同。目前,捕獲紅鯊魚的海域包括挪威、日本和美國附近海域,可見它們分佈在太平洋深海和大西洋。然而,鰓鯊的數量非常少,全世界捕獲的魚類總數不到60條。
侏儸紀蝦是生活在侏儸紀時期的一種蝦。這種10條腿的類似龍蝦的史前蝦被認為在6000萬年前已經滅絕。但在1975年和2005年,科學家們在海底發現了兩次活蝦,這真是太神奇了。
1976年,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羅納德博士和他的同事在海底拍照。他們發現了一種生物,有許多類似蜂巢的六角形孔。兩年後,科學家將其命名為“不明無脊椎動物”。後來,在亞特蘭蒂斯號研究船上的深海潛艇的幫助下,羅納德拍攝了數千張照片,以確認這一活化石的存在。它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儘管我們還不知道它們是什麼。
事實上,科學界在深海還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我們準備好迎接更多的發現。如果有一天有人從深海抓到蛇頸龍或巨齒鯊,沒有人會感到驚訝。他們可能會說,“哇,原來如此!就是這樣!
生物進化博物館
深海海洋沈積物由於其獨特的黑暗、高壓、低溫和古老穩定的環境,必須保存從最低到最高的最完整、最豐富的化石。甚至可以說,所有“造訪過這裡”或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水生生物甚至一些陸地生物,都可能在深海中有化石或線索,至少是遺傳化石。深海是一座巨大的生物進化博物館。
但是,鑑於地球的巨大變化,有的深海地殼上升為陸地;有的陸地變成了深海;有的多次反覆上升下沈。當然,許多海洋盆地仍然是深海。
深海上升到陸地,將呈現出各種沈積在海底的化石,為挖掘提供方便。14.3億年前深海微生物化石的發現得益於海陸變化。2002年,德國古生物學家還從墨西哥發掘的“海洋霸王”完整化石中受益“海上霸王”長約20米,重50多噸。它的頭骨有汽車那麼大。它們生活在侏儸紀時期,以古鯊魚和魚龍為食。它們是地球上最大的食肉動物。
距今5.3億年前的澄江泥岩化石群、距今2.4億年前的羅平組化石群、1984年發現的伯吉斯頁岩化石群以及加拿大的伯吉斯頁岩化石群,都是自然在海陸變遷後呈現給人類的海洋生態群落化石寶庫。澄江泥岩中的藻類、海葵、草魚、1米蝦、舌形貝類、軟舌蝸牛等動物化石完整、形態原始、個體完整。羅平地層中的植物、菊石、真顎魚、鮑魚、龍魚、魚龍等化石保存完整,保存完好。
現在仍在深海海底的化石肯定更豐富、更系統、更完整。1997年,一位地質學家在大西洋北海尋找石油時,在2615米深的海底發現了一塊生活在2億年前的斑龍化石。鑑於深海挖掘極其困難和昂貴,至今無人嘗試,因此人們無法揭開隱藏在海底的無盡奧秘。但正因為如此,深海進化博物館才得以保存,並將繼續生存下去。
除了陸地和淺海,地球表面大約一半被黑暗的深海所覆蓋。請想想,在我們這個星球上,除了地球的中心,還有比深海更神秘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