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有不少人會聽過頭髮一夜變白的傳言,儘管這個謠言是錯誤的(也就是已從毛囊生長出來的頭髮並不會改變顏色)但哥倫比亞大學瓦格洛斯內科和外科學院(VP&S)的研究人員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首次提供了心理壓力與人們頭髮變白之間的定量證據,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當壓力消除後,頭髮的顏色可以恢復成原來的顏色,這與發現壓力在老鼠身上會導致永久性的白髮研究形成了對比。
哥倫比亞大學瓦格洛斯內科和外科學院(VP&S)的行為醫學(精神病學和神經病學)副教授皮卡德說:「研究讓白髮恢復成年輕頭髮色素狀態的機制,可以為人類衰老的延展性以及與壓力的交互影響提供新的線索,越來越多的證據表示,我們人類的衰老不是一個線性、固定的生物過程,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被阻止甚至暫時逆轉,我們的數據可以進一步的證明這一點。」
皮卡德說:「就像樹幹上的年輪保存著一棵樹過去幾十年的生活訊息一樣,我們的頭髮也包含著我們的生物學歷史訊息,當頭髮還在毛囊下面時,它們就會受到壓力以及我們思想和身體中發生變化所影響,而一旦頭髮長出頭皮後,它們就會變硬並永久地結成穩定的形式。」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心理壓力會加速頭髮變白,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這點,因為目前還缺乏能精確地將壓力與單個毛囊內的頭髮色素沈澱聯繫起來的數據。
研究人員分析了14名參與者的頭髮,他們將結果與每個參與者的壓力日記進行比較,在日記當中,每個人都被要求回顧自己的日常並對每周的壓力水平進行評測。
調查人員就立即注意到,「一些灰白的頭髮會自然恢復原來的顏色,這是從未有過的記錄」。
研究人員將頭髮與壓力日記進行比對時,發現了壓力與頭髮變白之間的關聯,在某些情況下隨著壓力的解除,頭髮變白的現象出現逆轉,研究人員說:「其中一位測試者去度假時,他頭上的五根頭髮變黑了。」
他們的數據顯示,人類頭髮變白是可逆性的,這意味著完全不同的生理機制,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皮膚病學教授拉爾夫·鮑斯博士也是作者之一,他說:「老鼠有非常不同的毛囊生物學,這可能就是在老鼠身上的發現不能完全應用於人類的一個例子。」
不過也不能因此判定減輕生活中的壓力會讓你的頭髮變成正常的顏色,皮卡德說:「根據我們的模型,我們認為頭髮在變白之前需要達到一個閾值,在中年時期,頭髮由於生理年齡和其他因素接近這個閾值時,壓力會把它推到這個閾值,然後變成白髮,但我們不認為一個白髮多年的70歲老人減輕壓力就能讓他的頭髮變黑或者是增加一個10歲孩子的壓力就能使他們的頭髮變成白髮。」